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襁褓”到“期颐”:中国古代年龄称谓体系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04:3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襁褓”到“期颐”:中国古代年龄称谓体系

在中国古代,年龄有着独特的称谓体系,从婴儿到百岁老人,每个年龄段都有其专属的雅称。这些称谓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生命的独特理解,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些古老而优雅的年龄称谓。

不满周岁

  • 初度:小儿初生之时。
  • 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
  • 周晬:婴儿周岁。

2岁

  •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2-3岁的儿童)。

8岁

  • 总角:古代儿童将垂发扎成两个发髻,形状似羊角,因此成为“总角”。
  • 童龀:通常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
  •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10岁

  • 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的代称。

13岁

  •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比喻人还未成年。
  • 舞夕之年:少女十三至十五岁。

15岁

  • 及笄:女子成年,指用簪子绾住头发表示已经成年。
  • 束发:男子成童之年,要把之前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16岁

  • 二八:两个八岁相加为十六岁。
  • 破瓜、碧玉年华:将瓜拆分成两个八来纪年,破瓜即为两个八,相加为十六岁。

20岁

  • 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 桃李年华:指女子二十岁。

30岁

  • 而立:男子三十岁,孔子曰:“三十而立”。

40岁

  • 不惑:男子四十岁,孔子曰:“四十而不惑”。

50岁

  • 天命:男子五十岁,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

60岁

  • 耳顺:男子六十岁,孔子曰:“六十而耳顺”。

70岁

  • 从心:男子七十岁,孔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

80岁

  • 花甲:指六十年为一周的天干地支纪年法,六十岁称作花甲。

90岁

  • 上寿:九十岁。
  • 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褶皱如同老人的皮肤,故借此指代九十岁。
  • 冻梨:年事较高的老人会有老年斑如同冻梨上的斑纹。

100岁

  • 期颐:百岁高寿。

108岁

  • 茶寿:指108岁。

140岁

  • 双庆:一百四十岁。

如未满周岁的婴儿称为赤子或襁褓,而一岁的婴儿则称为牙牙,表达婴儿学语的声音。孩提代表两到三岁的儿童,髫年表示女孩七岁,龆年则是男孩八岁的称呼。九岁的儿童被称为九龄或黄口,而十岁则称为幼学或外傅之年。女孩十二岁的称谓是金钗之年,十五岁称为“及笄”,表达女子成年的意义。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标志着弱冠之年,而三十岁则被称为而立。四十岁被称为不惑,五十岁称为艾或知命之年,而六十岁是花甲或耳顺之年。七十岁被称为从心之年或古稀,而八十岁则是朝枚之年。九十岁的老年人被称为鲐背,而一百岁的长寿者则称为期颐或上寿。超过一百岁的人被称为白寿,而一百零八岁则称为茶寿。最终,一百四十岁的长寿者则被称为双稀或双庆。

这些年龄称谓不仅反映了古代文化和传统,还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人生哲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