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复旦大学布局四大科研平台,AI和生物医学研究获重要进展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37:5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复旦大学布局四大科研平台,AI和生物医学研究获重要进展

复旦大学近年来在科研领域持续发力,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2024年11月,学校成立交叉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发展中心、应用技术发展中心、先进技术发展中心共四个校级科研发展中心,旨在通过邀请一批活跃的中青年优秀科学家作为专家参与学校科研管理、统筹谋划,在学校科研管理服务工作中充分发挥科学家的学术支撑作用。

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在科研发展中心成立仪式上表示,成立科研发展中心,是对学校科研管理模式和管理组织架构的创新性重塑,是推动有组织科研的重要一步。他期待中心成员走出舒适圈和熟悉的专业领域,有更高的战略、更宽的眼界、更新的角度、更活的思维和更长远的目标,最终成长为战略型人才、领域领军者。

在人工智能领域,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简称工研院)认知与智能技术实验室(简称CITLab)取得重要突破。实验室撰写的题为《Towards Context-Aware Emotion Recognition Debiasing from a Causal Demystification Perspective via De-confounded Training》的学术论文被人工智能领域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TPAMI)录用,直博生杨鼎康为第一作者,张立华教授为通讯作者。

该研究针对情感计算中普遍存在的上下文偏见问题,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因果干预框架。该框架通过切断造成偏见的后门因果路径,帮助模型关注主体相关的属性,消除了无效上下文刺激带来的语义歧义。这一突破有望推动情感计算技术在复杂现实环境中的真正落地应用。

在生物医学领域,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附属儿科医院余发星团队在Developmental Cell杂志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揭示了AMOT蛋白切割在细胞群体迁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AMOT蛋白的切割产物AMOT-CT能够促进先导细胞的形成,并提升跟随细胞的运动协同性,从而推动整个细胞群体的迁移。这一发现为理解胚胎发育、伤口愈合和肿瘤转移等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

复旦大学通过实施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相结合的研究模式,持续推动科研创新。学校不仅在基础研究领域持续发力,还在应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据统计,2023年复旦大学在《自然》《科学》《细胞》等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展现了学校在科研创新方面的强大实力。

复旦大学的科研创新不仅提升了学校的创新能级,也展示了学校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卓越贡献。学校通过实施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相结合的研究模式,持续推动科研创新,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