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小学数学新教材大揭秘:孩子能适应吗?
2024小学数学新教材大揭秘:孩子能适应吗?
2024年秋季,全国小学一年级学生迎来了全新的数学教材。这是继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后,首次大规模教材更新。新教材究竟有哪些变化?对学生和家长来说,又该如何应对这些变化呢?
新教材的主要变化
知识点整合与单元重组
以人教版为例,新教材对知识点进行了重新整合。比如,将“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与“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两个单元相邻放置,保证了教学的连续性。同时,删除了旧教材中的“数学乐园”,将“认识图形(一)”明确为“认识立体图形”。
从死记硬背转向理解本质
新教材强调对数学概念本质的理解,而非简单的记忆。例如,在学习加减法时,新教材会着重讲解数的运算在本质上的一致性,帮助学生理解2+3和20+30的算法差异仅在于计数单位的不同。
增加综合实践内容
新教材每学期都增加了不少于10%的综合实践内容。比如,在北师大版一年级新教材中,《介绍我教室》一课就以“介绍我的教室”作为项目主题,不仅需要“上下、前后、左右”等基础知识,还要有“有序观察”的方法辅助,更需要表达能力。
新教材的编写理念
核心素养培养
新教材强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通过设置“溯源”“图说数学史”等栏目,以及在正文中有机融入数学文化,尤其注重中国数学文化的融入,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数学文化熏陶。
学习方式转变
新教材倡导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向自主探究式学习。通过设置更多探索性和实践性的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实践操作,注重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取。
认知规律
新教材特别注重幼小衔接,降低了难度。比如,将曾经让孩子们略感困惑的【准备课】、【位置】、【认识钟表】等内容,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新教材的【数学游戏】单元,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自然而然地融入数学的世界。
如何应对新教材带来的变化
调整学习方法
面对新教材,学生需要调整学习方法,注重理解而非死记。比如,在学习乘法时,不要急于背口诀,而是要先理解乘法的意义,这样才能在后续的学习中灵活应用。
培养良好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适应新教材至关重要。学生需要养成预习、复习和错题总结的习惯。特别是错题总结,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弥补知识漏洞。
家校配合
家长需要了解新教材的特点,配合学校教学。比如,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帮助孩子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同时,家长也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探索空间,鼓励他们通过实践来学习。
新教材的启用无疑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同时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机会。通过理解新教材的变化和理念,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我们相信孩子们一定能够顺利适应新教材,开启数学学习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