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尿嘧啶注射液抗癌效果获新突破,联合疗法显著提升患者生存期
氟尿嘧啶注射液抗癌效果获新突破,联合疗法显著提升患者生存期
氟尿嘧啶注射液是一种经典的抗代谢类抗癌药,通过干扰DNA和RNA的合成,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繁殖。近期的研究显示,该药物在治疗多种癌症如结肠癌、乳腺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最新研究进展
在子宫内膜癌领域,呋喹替尼与信迪利单抗联合疗法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用于治疗既往系统性抗肿瘤治疗后失败且不适合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或根治性放疗的晚期错配修复完整(pMMR)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此次获批是基于FRUSICA-1研究的数据支持,研究结果显示,独立审查委员会(IRC)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达到35.6%,疾病控制率(DCR)为88.5%。该联合疗法起效迅速,中位至疾病缓解时间(TTR)仅为1.6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9.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21.3个月。
在胃癌领域,卡度尼利单抗(PD-1/CTLA-4双抗)联合含氟尿嘧啶类和铂类药物化疗,用于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或胃食管结合部(G/GEJ)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获批。这是继2022年6月获批上市后,卡度尼利在中国获批上市的第二项适应症。卡度尼利联合方案一线治疗胃癌的新适应症获批基于COMPASSION-15/AK104-302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意向治疗人群(ITT)中,卡度尼利方案的中位生存期(mOS)高达15.0个月,相比对照组的10.8个月,可延长患者总生存期达4.2个月,与对照组相比,死亡风险降低38%(HR=0.62)。
临床应用优化
氟尿嘧啶注射液在多个癌症治疗方案中作为基础用药,包括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等。新的联合用药方案不断涌现,如与PD-1抑制剂、CTLA-4抑制剂等免疫治疗药物联用,显示出更好的疗效。例如,欧狄沃(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联合含顺铂化疗,获批中国首个且唯一的尿路上皮癌一线免疫治疗适应症。此次获批基于III期研究CheckMate -901,这是全球首个证实免疫联合疗法用于尿路上皮癌一线治疗,疗效显著优于标准顺铂化疗的III期临床研究,且患者的总生存期(OS)与无进展生存期(PFS)均取得显著获益。
不良反应管理
虽然未找到专门针对氟尿嘧啶注射液不良反应管理的最新研究,但通过与其他药物的联合使用,可以更好地控制副作用,提高患者耐受性。例如,欧狄沃联合含顺铂化疗的耐受性良好,在最长达2年的治疗周期中,安全性特征与既往数据一致,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不仅如此,在基于较少患者量的研究事后分析中,欧狄沃联合化疗对于仅淋巴结转移(即疾病未转移至除淋巴结以外的部位或器官)的患者,表现出令人鼓舞的疗效:患者中位OS接近4年(46.3个月),降低42%死亡风险(HR 0.58);中位PFS达30.5个月,降低62%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HR 0.38);超过8成患者肿瘤明显缩小(ORR:81.5%),超过6成患者肿瘤完全消失(CR率:64.3%)。
未来展望
氟尿嘧啶注射液作为经典的化疗药物,仍在不断优化临床应用方案。随着精准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发展,未来有望通过基因检测等手段,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并降低副作用。同时,新型联合用药方案的开发也将为患者带来更多选择和希望。此外,该药物的抗瘤谱较广,主要用于治疗消化道肿瘤,或较大剂量氟尿嘧啶治疗绒毛膜上皮癌。亦常用于治疗乳腺癌、卵巢癌、肺癌、宫颈癌、膀胱癌及皮肤癌等。数据显示,氟尿嘧啶注射液全国等级医院2023年销售额为人民币4.52亿元。
总之,氟尿嘧啶注射液在癌症治疗中仍具有重要地位,通过不断优化临床应用方案和开发新型联合用药,有望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