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员学历门槛揭秘:本科学历成标配?
飞行员学历门槛揭秘:本科学历成标配?
截至2023年底,中国121部运输航空公司驾驶员执照持有者共计61480人,其中可用机长20872人,可用副驾驶31599人。随着民航业的快速发展,对飞行员的需求持续增长,而本科学历已成为行业标配。
民航飞行员:本科学历成入门门槛
在国内,想要成为一名民航飞行员,主要有三种培养路径:养成生、大改驾和大毕改。
养成生:最普遍的招飞模式
一般每年下半年,招飞单位会通知各地高中开展招飞工作。学生通过学校报名参加招飞体检,通过体检的学生可在高考后报名提前批次中的航空院校。据统计,目前国内开设相关专业的院校共计19所,包括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中国民航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
大改驾:校内选拔飞行学员
国内开办飞行技术专业的院校,在校内组织2+2招飞,也就是说从校内大一大二的非飞行技术专业的在校生中,选拔飞行学员。选拔通过后,学生在大三开始转入飞行技术专业,进行为期一年的航空理论学习后,再下基地进行飞行训练,大四毕业后进入航司从事飞行工作。
大毕改:毕业生转飞行员
从大学毕业生中选拔飞行员,相当于毕业生找工作。90年代由厦航首创,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被国内绝大部分航司采用,培养周期一般在2年左右。以东方航空为例,东航2024年招飞要求包括但不限于:男性,2024届理学或工学类专业应届毕业生,大学英语六级不低于425分或雅思(A类或G类)总分不低于5.5分,单科不低于5.0分。
军事飞行员:跨代培养加速战斗力生成
与民航不同,军事飞行员的培养更注重实战能力的快速提升。以空军石家庄飞行学院为例,该院探索实施了新型飞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初教-6直上教-10的跨代培养,大幅缩短了飞行人才培养周期。
这种培养模式对学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员不仅要面临机型转换、平台跨越带来的技术挑战,身心素质也必须经受严峻考验。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学员们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尽快完成心理和思维上的转换,从机械控制到电传控制,从数据关注到空中态势感知能力的提升。
为什么本科学历成为标配?
本科学历之所以成为飞行员的标配,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理论基础:飞行涉及复杂的航空理论、气象学、航空电子等专业知识,本科学历能确保飞行员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
学习能力:飞行技术不断更新,飞行员需要持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本科教育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此至关重要。
综合素质:除了飞行技能,飞行员还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本科教育有助于全面提升这些素质。
未来趋势:学历与能力并重
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飞行员培养将更加注重学历与能力的双重提升。一方面,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心理素质、团队协作等软实力也将受到更多重视。
对于有志于成为飞行员的年轻人来说,不仅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还要注重身体素质的锻炼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只有全面发展,才能在这个充满挑战的领域中展翅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