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两大文化地标:千年御花园与南传佛教中心
西双版纳两大文化地标:千年御花园与南传佛教中心
云南西双版纳的曼听公园和总佛寺是版纳最具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景点。曼听公园作为西双版纳傣王的御花园,已有1300年历史,园内保存着众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总佛寺则是西双版纳地区等级最高的佛寺,是中国南传佛教的中心。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这两个充满神秘魅力的景点。
在酒店拍景洪市
从酒店到曼听公园很近,步行就可以到达。走在景洪街道上,一派热带风光。笔直的棕榈树缠满寄生的藤蔓植物,藤蔓大有鸠占鹊巢之势。
还有枝繁叶茂的菩提树,有四五百年的树龄。
行走中,还有不知名的寺庙在路旁,夹在街道建筑物中。景洪内205座寺庙并非虚言。
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在路边,不经意就看见它。
曼景兰大佛寺
夜晚,人们去告庄,白天,人们来曼听公园
曼听公园即曼听御花园,位于景洪市中心,其前身是西双版纳傣王的御花园,至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占地400余亩,是傣族文化历史、民族风情的重要载体之一。1950年解放以后,为了延承傣族历史文化,御花园于1982年依托御花园遗址重建。
据贝叶经中记载:曼听御花园原来是片森林,周边没有村寨。傣历648年,西双版纳的最高统治者—第八世召片领召艾把宫廷里一对精通园艺的夫妇派到曼听,为宫廷栽花种果,收集热带雨林中的奇珍异草在此种植,曼听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召片领的一座宫庭花园。每逢开门节、关门节、泼水节及其它节假日、纪念日,召片领和达官贵人们都到曼听赏奇花、尝鲜果,村寨百姓都要汇集于曼听,载歌载舞、泼水祝福,傣王行宫也由此建立。
进入公园,穿过广场,正对面是白色的纪念碑,记录了周总理1961年在曼听公园与群众一起欢度傣族泼水节的情景。
广场旁边有两棵菩提树,是1985年12月泰王国公主来访所植。
每天有几个时段,有傣族歌舞表演,这些等待表演的小帅哥在玩手机。
表演结束,游客通过这个临时的舞台向后面的热带植物园走去。
公园在不断的修葺维护之中。
非遗展亭的象脚鼓,是傣族重要的民间乐器,因鼓身形似象脚而得名。十余米长的象脚鼓气势恢宏,可以想见当年傣王发号施令的威严。
傣王宫虽然不大,却金碧辉煌。1180年,第一代傣王帕雅珍统一了西双版纳各部,修筑“黎明之城”景洪,被南宋皇帝封为大将军,继而获批建立“勐泐国”。由此,一直到1950年,延续了41代。一个家族、一个政权在一个地区统治长达700多年。
傣妆旅拍是吸引当今年轻人来西双版纳的一大动因。
曼听公园,除了感受傣族文化,感知傣王的前世今生,还可以感受热带雨林,看那些从未见过的热带作物。
形色:球兰
百年老树
形色:槭叶瓶干树
形色:金黄栎铃木
白粉两色三角梅
林中有座金色的塔名为诚心塔,据说是傣族人民在特定的节日里朝拜的中心场所。
同时也被网友推为曼听公园最佳旅拍机位。一点也不违和。
穿过御兰园,是放生池。沿池边,亭廊相接,吉象陈池,游人络绎不绝。
除了 “傣王文化”、“傣民俗文化”外,曼听公园还有一个主题:“佛教文化”。
文字介绍:白塔由一座母塔和周围八座小塔组成塔群。塔群建造在圆形基座上。母塔高16.29米,子塔高10米,酷似一株刚劲有力的大龙竹下面冒出一群竹笋。
整个塔群组成浑圆柔媚的意象,把南传佛教包容、解脱、通达、浑成的佛旨和傣族善良、温和、柔情、优美的个性衬托而出。
西双版纳和东南亚人民敬奉的大地女神。传说地位崇高的大地女神曾从她的头发中挤出洪水,将干扰佛祖修行的魔鬼淹死。因而人们争相在大地女神像下面的洗手台洗手,据说能洗去晦气,带来好运。
在曼听公园的西南侧,一门之隔是总佛寺。总佛寺以前是西双版纳地区最高统治者“召片领”(土地之王)及其土司头人拜佛的地方。
今天,总佛寺已成为中国南传佛教的中心,同时也是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佛教文化交流的一个中心。西双版纳佛徒尊其为佛寺之首,常来朝拜,香客不绝。
寺门斑驳,彷佛在诉说过往。
相传一千多年前的615年,两位从缅甸来弘法的僧人在此兴建佛寺。
大约700多年前,傣王将此确立为皇家寺院,成为西双版纳等级最高的佛寺。
历史上,总佛寺经历了多次的损毁和修复。
2002年,总佛寺按照傣族民间传统建筑工艺重新规划建设包括大殿、钟鼓楼、戒堂、迎宾楼等主体建筑。
古色古香的寺门,不象新建之物。
金碧辉煌的迎宾楼
主体建筑佛寺大殿。
极具民族风格的总佛寺钟楼,宛若竹笋拔节冲天的造型。
鼓楼
大殿正面,寺庙前的台基正中,立有一尊3米高的释迦牟尼金像,左右两侧,瑞兽昂首嘶吼。
寺院西北角有一株菩提树,是泰国诗琳通公主在1995年访问时亲手所植。
离开总佛寺,穿行景洪大街小巷。版纳双塔矗立于澜沧江边。
蓝天白云下,吉象雄踞,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除了傣风,傣味也是西双版纳的一大法宝。
看好了,吃好了,满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