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爷教你如何管理脉压差
周大爷教你如何管理脉压差
周大爷今年68岁,5年前被确诊为高血压。最近,他在社区义诊时发现自己的血压测量值为159/76mmHg,脉压差高达83mmHg。这个发现让他十分担忧,因为他的老同学就是因为脉压差大,最终突发中风离世。
周大爷的担忧不无道理。脉压差是指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差值,正常成年人的脉压差一般在30-40mmHg之间。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下降,脉压差往往会增大,但超过60mmHg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脉压差异常的危害
脉压差增大意味着血管不再“年轻”,柔韧性较差。在心脏收缩时,血液灌注到血管,由于血管不能及时扩张,会导致收缩压升高;而在心脏舒张时,血管又不能及时收缩,舒张压则表现为正常或偏低。这种血压的剧烈波动会对血管和器官组织造成损伤,增加以下疾病的风险:
- 心室肌肥厚及心力衰竭:脉压差增大会导致左心室射血阻力增大,心肌需要花费更大的力量,长期以往会引起心室肌肥厚及心力衰竭。
- 肾功能异常、肾衰竭、尿毒症:脉压差增大会影响肾脏的血液交换,造成肾功能损伤,严重时可导致肾衰竭和尿毒症。
- 脑卒中:脉压差增大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引发脑卒中。
- 主动脉夹层:脉压差增大可能造成血管撕裂,形成危及生命的主动脉夹层。
如何管理脉压差
幸运的是,通过科学的方法,脉压差是可以得到有效管理的。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合理用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长效降压药,如氢氯噻嗪类利尿剂、氨氯地平等钙离子阻断剂。这些药物能保证血压平稳、缓慢降低,同时不过分降低舒张压。
控制血糖和血脂:高血压患者常伴有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谢异常。建议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1.8mmol/L以下。
健康生活方式:
- 饮食:低盐、低油、低脂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低脂乳制品。
- 运动:每周至少5天,每天40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慢跑或游泳。
- 戒烟限酒: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这些都会损伤血管内皮。
中医调理:可以考虑服用生脉饮(五味子、麦冬、党参)或用西洋参和田七粉泡水喝,有助于补气益阴,软化血管。
血压监测注意事项
对于老年人来说,正确的血压监测方法非常重要:
- 家庭自测与动态监测:定期进行家庭血压自测,并配合每年一次的动态血压监测。
- 规律监测:初始治疗阶段或血压不稳定时,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每次重复2-3次取平均值。血压控制平稳后,每周选择1-2天进行监测。
- 体位与时间:尝试不同体位(立位和卧位)下的血压测量,注意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
- 注意事项:精神高度焦虑、认知障碍或睡眠障碍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血压测量。
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管理和治疗,周大爷的血压逐渐稳定在140/80mmHg左右,脉压差也降至60mmHg以下。他感慨道:“原来以为高血压只要控制好收缩压就行了,没想到脉压差也这么重要。多亏了医生的指导和自己的坚持,现在感觉身体轻松多了。”
周大爷的经历告诉我们,老年人不仅要关注血压,还要学会监测和管理脉压差。通过合理用药、健康生活方式和科学监测,可以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