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特曼版权大战:谁才是真正的守护者?
奥特曼版权大战:谁才是真正的守护者?
2022年2月,珠海中院的一纸判决再次将奥特曼版权争议推向风口浪尖。在这起涉及卡游公司的侵权案中,法院认定卡游公司使用“初代奥特曼”形象构成侵权,需立即停止生产销售相关产品,并赔偿奇奥天尊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100万元。这一判决不仅让卡游公司蒙受损失,更让这场持续了近20年的版权之争再次成为公众焦点。
一份引发争议的合同
故事要从1976年说起。这一年,日本圆谷公司与泰国采耀公司总裁辛波特·桑登猜签订了一份协议,将包括《奥特曼·赛文》《奥特曼·艾斯》《奥特曼·泰罗》等9部作品在日本以外所有区域的分销、制作、复制、版权、商标权无限期授权给辛波特。这份合同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涉及作品本身,还包含了所有相关角色形象的使用权。
然而,这份合同的真实性一直备受质疑。圆谷公司坚称合同系伪造,理由是合同上的签名来自已故的圆谷皋——圆谷公司的创始人之一。辛波特则坚称合同真实有效,并在2008年将相关权利永久性转让给了日本UM公司。
法庭上的较量
这场版权之争在多个国家展开了司法较量,但结果却大相径庭:
- 在泰国,经笔迹鉴定分析,《1976年合同》上圆谷皋的签名被认定系伪造,2008年2月5日泰国最高法院终审判决采信这一鉴定结论,认为《1976年合同》系伪造。2016年,泰国刑事上诉法院判决认定辛波特构成伪造文件罪,需承担刑事责任。
- 在日本,法院作出的一审、二审及申诉审理,均认定《1976年合同》真实有效。
- 在中国,2010年10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认定,《1976年合同》系辛波特和圆谷公司真实意思表示,属于合法有效的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2013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作出(2011)民申字第259号再审裁定,认定《1976年合同》上圆谷皋的签名真实,合同对圆谷公司发生效力。
这种“各说各话”的局面,让奥特曼的版权归属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市场上的博弈
版权争议不仅影响了法律判决,更波及了市场授权和衍生品开发。在中国市场上,主要形成了两大阵营:
- 上海新创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圆谷公司的授权代理,负责《迪迦奥特曼》等后续作品的授权业务。
- 珠海奇奥天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则基于UM公司的授权,负责“经典奥特曼”系列的市场运营。
双方的冲突不断升级,被授权商也深受影响。例如,卡游公司因使用“初代奥特曼”形象被奇奥天尊起诉,而新创华的被授权商灵动创想则在类似案件中获得胜诉。这种“同案不同判”的情况,让市场参与者无所适从。
未来何去何从?
这场持续了近20年的版权之争,究竟何时才能尘埃落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可能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国际协调:鉴于争议涉及多个国家的法律判决,需要通过国际版权协调机制寻求共识。
司法终审:期待相关国家的最高司法机构能够作出终审判决,为这场争议画上句号。
商业解决方案:考虑到奥特曼IP的巨大商业价值,双方也可能通过商业谈判达成和解,共同开发市场。
无论结果如何,这场版权之争都给全球IP市场敲响了警钟:清晰的版权归属和完善的授权机制,对于IP的长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而对于广大奥特曼粉丝来说,或许最期待的就是看到这位“光之巨人”能够继续无忧无虑地守护地球,而不是在法庭上“打怪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