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油炸食品暗藏健康隐患
外卖油炸食品暗藏健康隐患
近日,一项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研究揭示了油炸食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惊人联系。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章宇教授团队基于14万人群的研究发现,频繁长期食用油炸食品,尤其是油炸土豆,可分别显著增加12%和7%的焦虑和抑郁发生风险。
研究团队进一步聚焦于油炸土豆中的丙烯酰胺,发现其长期暴露会导致斑马鱼的趋暗性和趋触性,显著降低其探索能力和社交能力。通过机制研究,研究人员发现PPAR信号通路介导了丙烯酰胺诱导的大脑脂质代谢紊乱,特别是诱导脑组织鞘脂和磷脂代谢失调,证明了丙烯酰胺通过激化脑组织中脂质过氧化和氧化应激,促进斑马鱼脑部神经炎症和血脑屏障损伤的发生。
这一发现首次将丙烯酰胺引发脂质代谢紊乱和神经炎症的“因”与其公认的神经毒性的“果”紧密关联起来,为油炸食品和典型食品加工过程污染物引发焦虑和抑郁的健康危害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在疫情期间,外卖行业迎来了爆炸性增长。根据一项针对外卖配送和线上点餐的调查,近60%的消费者表示,他们在点外卖时使用手机应用程序。然而,外卖食品的品质控制却面临挑战。专家建议,餐厅经营者应主要关注三件事情以确保食品品质: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事情、保持品质如一、不要搞得太复杂。
为了规范食用油的运输和使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批准发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GB 44917-2024《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卫生要求》,将于2025年2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界定了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的术语,规定了散装运输容器基本要求、清洁、维护和管理,运输作业,记录等卫生要求。
专家建议,消费者应控制每日食用油摄入量在25-30克,选择合适的油壶储存,避免高温加速氧化,注意油品变质等问题。同时,应尽量减少动物性油脂,提高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摄入量,在做到科学合理搭配的同时,也能够最大限度规避食用油摄入过多给机体带来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