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治感冒:风寒风热症状与用药指南
中医辨治感冒:风寒风热症状与用药指南
冬季天气寒冷,昼夜温差大,人们很容易感冒。若按中医辨证施治,感冒可分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两大类型。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感冒的辨证要点,帮助读者更好地预防和治疗感冒。
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等等。中医认为,治宜辛凉解表,发散风热,常选用银翘、桑菊、桔梗、菊花、百蕊草等药材。
临床表现
(1)喉咙痛,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
(2)鼻塞,打喷嚏,流浊涕;
(3)舌苔薄微黄,也有可能是白色的,舌边尖红;
(4)便秘、汗出不畅;
(5)身热、口干欲饮或渴喜冷饮、心烦、周身酸痛。
百蕊颗粒主要成分为百蕊草,功效为清热消炎,止咳化痰,常用于风热感冒咳嗽或其他热邪所致肺系疾病如喉痹(西医名咽喉炎)咽部红肿疼痛,或干燥,有异物感,或咽痒不适,吞咽困难,肺痈(西医名肺炎)等,症状见气喘,痰多,咽痛等。
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等等。风寒感冒的发病过程一般为患者感到劳累,而后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之后外出吹风受寒,导致寒气入侵体内,患者就开始出现流清涕,怕冷以及浑身酸痛的症状,甚至还会出现高热。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
临床表现
(1)后脑强痛,即头后部疼痛,连带颈部转动不灵活;
(2)怕寒怕风:通常要穿很多衣物才觉得舒服;
(3)流清涕,白色或稍微带点黄。如果鼻塞不流涕,喝点热开水,开始流清涕,这也属于风寒感冒;
(4)不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
(5)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
(6)咽喉无明显红肿热痛或症状轻微;
(7)舌苔薄白。
风寒感冒转风热感冒
冬季感冒多为风寒感冒,如果风寒感冒没能有效治疗,且患者为阳热体质,这时候风寒感冒就容易转化为风热感冒。
开始患风寒感冒的症状为怕冷、寒战、头痛、鼻塞、流清涕等,转为风热感冒后,鼻涕变为黄而粘稠的浊涕,白痰变为粘稠的黄痰,还可伴有发热、头胀痛、肌肉酸痛及咽喉肿痛等症状。
对于此类患者,可服用散寒且清热的中成药,如感冒清热颗粒、桑姜感冒片、桑菊银翘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