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最新研究证实:针灸能有效改善餐后不适,调节迷走神经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01:1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最新研究证实:针灸能有效改善餐后不适,调节迷走神经

最近,一项发表在《中国医学》杂志上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这项在北京中医医院进行的随机对照试验发现,针灸不仅能显著改善餐后不适综合征(PDS)患者的症状,还能提高血清胃饥饿素水平,增强迷走神经活动。这一发现为饱受餐后不适困扰的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01

什么是餐后不适综合征?

餐后不适综合征是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一种亚型,主要表现为餐后饱腹感和早饱。据统计,功能性消化不良影响着全球约16%的人口,而PDS是最常见的类型。这种病症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02

针灸如何发挥作用?

针灸治疗的原理在于调节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ANS)。自主神经系统是大脑与胃肠道之间的双向纽带,通过感知和调节作用,影响胃肠运动、免疫、酸分泌、肠内激素释放等胃肠稳态。研究发现,针灸能够改变PDS患者的胃肠激素水平,尤其是提高胃饥饿素的水平。

胃饥饿素是一种重要的胃肠激素,它不仅能促进食欲,还参与调节胃肠运动。研究显示,针灸治疗后,患者的血清胃饥饿素浓度显著升高,从6.52±2.00 ng/ml提升至8.34±3.00 ng/ml。

03

临床研究数据

这项研究共纳入62名PDS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假针灸组。治疗方案为每周3次,持续4周。结果显示,针灸组在症状缓解率和消化不良症状严重程度方面均有显著改善(p值分别为0.001和0.002)。

更值得关注的是,针灸组的迷走神经活动明显增强。迷走神经是自主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胃肠功能有重要调节作用。研究通过高频成分(HF)和低频与高频之比(LF/HF)来评估迷走神经活动,发现针灸治疗后HF显著增加,LF/HF降低(p值均≤0.001)。

04

展望

这项研究不仅证实了针灸治疗餐后不适的有效性,还揭示了其科学原理。通过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和胃肠激素,针灸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于那些长期遭受餐后不适困扰的人来说,针灸或许是一个值得尝试的选择。

当然,针灸治疗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患者配合医生进行持续的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也是改善消化不良的重要因素。如果你正被餐后不适所困扰,不妨考虑一下针灸疗法,也许它能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