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弘一”印到佛像印:西泠印社藏品见证弘一法师金石情缘
从“弘一”印到佛像印:西泠印社藏品见证弘一法师金石情缘
西泠印社作为中国著名的金石篆刻艺术团体,收藏了众多珍贵的印章文物。其中,两方弘一法师常用的印章尤为引人注目。一方由西泠印社早期社员费砚所刻,另一方则出自弘一法师的学生李鸿梁之手。这两方印章不仅体现了弘一法师的书法艺术特色,也见证了他与两位印人的深厚情谊。
费砚刻制的“弘一”印
这方“弘一”印的边款刻有“弘一入山一年,龙丁过西泠拾石刻之”。龙丁,即西泠印社早期社员费砚。费砚与弘一法师的交往始于1911年,当时弘一在上海担任《太平洋报》文艺编辑,与费砚的友人陈陶遗、姚鹓雏成为同事和好友。1914年,费砚追随弘一来到杭州,加入西泠印社,并拜入吴昌硕门下。
1919年,弘一法师出家一年后,费砚为他刻制了这方“弘一”印。印章仅用三根线条构成,左直右弯,字面简洁洗练,画面寂寥淡泊,意境深邃隽远,仿佛是弘一和费砚的心灵对话。这方印章伴随弘一法师长达23年,直至他圆寂。
李鸿梁治佛像印
另一方印章印面为“南无阿弥陀佛佛像”,边款刻有“丁卯秋,初试大刀,敬造此像,以应弘一大师之命,鸿梁”。治印人李鸿梁是弘一法师的学生,绍兴人,南社社员,龙渊印社社员。他与弘一关系极为密切,曾被弘一称为“最像我”的学生。
李鸿梁1912年考入浙江两级师范学校,与丰子恺、黄寄慈、金咨甫、吴梦非、李增庸、潘天寿等同为李叔同的高足。1915年毕业后,他前往南京高等师范代课,并与同学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创刊《美育》杂志。1923年回到故乡绍兴,历任多所学校美术、音乐教员。抗日战争期间,他在诸暨、嵊县坚持抗日救亡教育。抗战胜利后,任教于浙江大学附属中学,20世纪50年代退休。
1927年,李鸿梁为弘一法师刻制了这方佛像印。印章左文右图,端庄古穆,布局和构思中蕴含着李叔同图案审美的美学思想,线条凝练生动。弘一法师在弘法过程中经常使用这方印章,为书法作品增色。
这两方印章在弘一法师圆寂后一直珍藏于泉州开元寺,不为印学界所知。如今,它们被重新发现并陈列于孤山印廊,不仅记载了弘一法师与两位印人的深厚情谊,也展现了两位印人的不凡艺术功力。
(作者系西泠印社社务委员会文博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