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牟成梅谈家庭教育:如何引导孩子健康上网?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15:0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牟成梅谈家庭教育:如何引导孩子健康上网?

9月12日,《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4)》在北京发布。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网络信息与智能媒体研究室副主任牟成梅在发布会上强调,家庭是青少年健康使用互联网的第一道防线。她指出,家长应提升自身的网络素养,并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共同制定合理的网络使用规则。

未成年人触网年龄持续降低

《青少年蓝皮书》显示,当前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呈现低龄化趋势。截至202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其中青少年占新增网民的49%。手机仍是未成年人上网的主要设备,但iPad/平板电脑、智能手表、AI学习机等设备的使用比例也在逐年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城乡差异在未成年人触网时间上表现明显。城市地区未成年人使用各类AI设备的占比达20.5%,而乡村地区这一比例仅为8.1%。这种差异可能导致AI鸿沟进一步扩大,加剧城乡之间的教育和信息获取不平等。

网络素养亟待提升

调查显示,虽然未成年人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度较高,45.1%的青少年使用过人工智能产品,但他们的AI素养普遍不足。例如,只有19%的未成年人上过专门的网络素养课程,大部分相关知识来自上网和课外实践。

此外,未成年人在网络使用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例如,网络跟风模仿现象严重,容易导致价值观混乱;“青少年模式”实际使用率较低,平台需要从理念、内容、技术等层面进一步优化。

家庭教育是关键

面对这些问题,专家们普遍认为家庭教育是关键。牟成梅指出,家长需要提升自身的网络素养,成为孩子的榜样。同时,家长应与孩子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了解他们在网上的经历和困惑。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教授沈杰建议,家长应该充分发挥未成年人的自主性,相信年轻一代在科技掌握上的优势。同时,学校和社会也应该加强协作,为青少年提供更加健康的网络环境。

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二级巡视员滕素芬则强调,助力数智时代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她建议,要让数字技术赋能青少年发展,加强对特殊群体的数字帮扶,紧跟技术前沿完善保护策略。

共同营造健康网络环境

专家们一致认为,促进青少年健康上网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家长需要提升自身的网络素养,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学校需要加强网络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社会各界则需要共同努力,为青少年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正如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所说,这本蓝皮书已经连续12年开展全国性问卷调查,累计完成学生样本超过9万人。它不仅是一个监测报告,更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成果,为社会各界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建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