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积石山县地震重建:新居新生活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10:3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积石山县地震重建:新居新生活

2024年8月23日,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后重建工作随即展开,经过数月的努力,灾区面貌焕然一新。在延碧河社区和四堡子村两个集中安置点,受灾群众不仅住进了新房,还找到了新的就业机会,开始了新的生活。

01

新居:温暖的新家

在延碧河社区,7岁的双胞胎姐弟魏舒冉、魏昊阳正在自家院子里逗小狗玩。他们的奶奶安英莲热情地带着记者参观新家:“一楼是客厅、卧室、厨房和洗手间,二楼是孩子们的卧室,还有一个小阳台。老伴儿养了麻雀,天天放在阳台边上晒太阳。”

安英莲对新家的满意溢于言表:“以前家里烧着炉子还是冷,现在用的是空气能电暖气,只要插上电,楼上楼下都暖和。屋里采光很好,太阳好的时候不开暖气也不冷。”她的儿子和女儿都在外务工,临近春节,孩子们陆续回来了。在新房子里过春节,安英莲眼角眉梢都是笑意,准备在新家里好好过个年。

在大河家镇四堡子村集中安置点,马舍力夫一家搬到了150平方米的两层小楼里。“以前老房子房前的路面狭窄,三轮车都开不到家门口。”如今,安置点的道路修得宽敞整洁,马舍力夫家的农用三轮车就停在家门口的空地上。

2024年,积石山县开展灾后恢复重建,马舍力夫就开着这辆车拉运沙子水泥、建筑材料,有了一笔不错的收入。口袋鼓了,对生活的信心也更足了。马舍力夫换了一辆更大的农用三轮车,买了整套新家具,楼上楼下装修一新,院子也打理得清爽干净。

02

新业:就业的新机会

为了让群众在“安居”的基础上“乐业”,积石山县人社局在开展技能培训、劳务输转、开发公益性岗位、建设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和零工市场等方面持续用力。2024年,全县17个乡镇的1.5万余人接受了技能培训,积石山县通过政府组织输转、劳务中介机构输送、致富带头人带领、自主就业等方式输转劳动力共计8.13万人。此外,公益性岗位、乡村就业工厂、零工市场等多样的就业方式,也进一步拓宽了受灾群众的务工渠道。

在四堡子村村委会,零工驿站的工作人员马小红正在为前来咨询就业问题的村民查询职位信息。马小红家离村委会不远,出门走一两分钟就能到。以前,她跟丈夫带着孩子在西藏务工,地震发生后,一家4口回到积石山照顾老人的同时,忙着搬迁、装修新家。

马小红的公公在地震后患脑出血导致瘫痪,家里被纳入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村支书在了解马小红家的情况后,便推荐她在村委会的零工驿站工作。这样一来,马小红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工资也能贴补家用。

2024年11月27日,马小红正式上岗。这段时间以来,她每天挨家挨户上门摸底村民的就业状况,联系企业提供就业岗位。截至目前,马小红已经走访了近200户群众,掌握了村里800多人的就业情况。

口腔诊所、装潢公司、快递驿站……马小红详细记录了每家用工单位提供的岗位、人数、工作时长和薪资;就业意愿、培训需求、创业需求……村里人的就业情况也被一一记在表格里。马小红上班一个多月,全村的就业情况就变成了一本“明白账”。

“有班上、有工资挣,感觉生活很充实。”马小红很珍惜自己这份工作,也在积极帮村里人找工作。前几天,她为村民马小梅找到了一份洗车店的工作。“她也是既要顾家、又想就近打工。”马小红在10多个岗位中,最终筛选出了这份工作,“不仅工作时间固定,而且离马小梅家不远,月收入能达到3000多元。”

03

新希望:生活的新开端

在刘集乡刘集村,记者见到了放寒假回来的大学生王晓婷。说起新的大学生活,她脸上透着开心:生活挺适应、考得还不错、希望能拿到奖学金……

而仅仅在半年前,为了能上大学,王晓婷不知哭了多少次。她的妈妈陕买言,也在3个孩子谁继续上学的问题上,反反复复地纠结权衡。

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时,王晓婷正在积石山县大河家民族中学上高三。为了不影响高三学生的课程进度,学校很快就在临夏州职业技术学校异地复课。王晓婷家的老房子在地震中受损严重,家里选择原址重建新房。

说起家里的新房子,陕买言话语中充满了感激:“孩子爸爸患大病常年在家养病,家里的开销全靠我一个人在餐厅打工的收入。如果没有这么好的政策,不仅家里的房子盖不起来,孩子有可能已经出去打工了。”

2024年高考结束,王晓婷被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录取。拿到通知书的她一点也不高兴,因为她知道,家里拿不出学费。“我当时就想着,老大和老二得有一个出去打工,要不然我真的负担不起。”陕买言无奈地说。

其实,王晓婷家的情况早已在共青团积石山县委的掌握之中,她拿到通知书不久,团县委就将8000元资助金送到了王晓婷家里。孩子们在延碧河社区广场上打球。据共青团积石山县委干部司马淑霞介绍,根据省委省政府为民实事困难家庭子女普通高校入学资助工作的统一安排,团县委提前掌握了全县困难家庭高三毕业生情况,王晓婷就在其中,“困难家庭毕业生一旦被录取,我们就按照全省统一标准,为录取到普通高校本科的新生一次性补助10000元,录取到普通高校专科(高职高专)的新生一次性补助8000元。”

拿到8000元的补助,陕买言立刻决定,“三个女儿都要继续上学。”新学期开学,从没出过远门的陕买言把女儿送到了嘉峪关,“孩子还申请了生源地助学贷款,这样一来学费、生活费都不用发愁了。”

如今,大女儿上大学,二女儿在临夏县职业技术学校上学,小女儿还在上高中,虽然生活负担重,但是陕买言说日子有了奔头,“孩子们都很懂事,大女儿上了大学,除了基本的生活费,一学期只

04

重建:不仅是建筑,更是希望

灾后重建工作不仅仅是建筑的复原,更是生活的重启和希望的重建。在积石山县,一共有13个集中安置点。去年以来,全县全力以赴推动集中安置点建设和居民住房修复重建,群众陆续搬进了新家。新居开启新生活,当地群众已经按照自己的喜好把房屋装饰一新,准备迎接在新家的第一个春节。

在延碧河社区和四堡子村,受灾群众不仅住进了安全舒适的新房,还找到了新的就业机会,开始了新的生活。孩子们在社区广场上快乐地玩耍,老人们在阳光下悠闲地聊天,年轻人们在新工作中充满干劲。灾区正在逐步恢复往日的生机与活力,受灾群众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正如一位受灾群众所说:“地震虽然摧毁了我们的家园,但没有摧毁我们的希望。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我们一定能够重建美好家园,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