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140以上需立即用药,新指南更新高血压管理标准
血压140以上需立即用药,新指南更新高血压管理标准
近日发布的最新高血压管理指南引发了广泛关注。专家们就偶尔高血压是否需要药物干预展开了深入探讨。研究表明,即使血压偶尔升高,若伴有心血管疾病风险或其他慢性疾病,可能仍需考虑药物治疗。此外,生活方式的调整也被认为是控制血压的重要手段。了解这些新指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自身健康,避免潜在的心血管风险。
什么是偶尔高血压?
根据2024年最新发布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偶尔高血压通常指血压偶尔升高至140/90 mmHg以上的情况。这种血压波动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精神压力、睡眠不足、饮食不当等。
偶尔高血压需要用药吗?
对于偶尔高血压是否需要用药,专家们给出了明确的建议:
血压≥140/90 mmHg:无论心血管风险水平如何,均应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同时,需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血压120-139/70-89 mmHg:需要进行心血管风险分层。如果属于高危人群(如确诊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肾病等),经过3个月生活方式干预后血压不能达标,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血压130-139/80-89 mmHg:如果伴有临床合并症或靶器官损害,建议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如果没有这些情况,可以先进行3-6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若血压仍未达标,再考虑用药。
如何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控制血压?
无论是否需要用药,以下健康习惯都对控制血压至关重要:
饮食管理:减少盐分摄入(每日<5克),多吃富含钾、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和水果;限制饱和脂肪,增加优质蛋白质来源。
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车。
体重控制:维持BMI在18.5~23.9 kg/m²之间,腰围男性<90 cm,女性<80 cm。
戒烟限酒:彻底戒烟,避免二手烟;酒精摄入量男性≤20 g/d,女性≤10 g/d。
减压: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缓解精神压力,保持良好睡眠。
血压管理的关键要点
定期监测:定期测量血压,及时了解血压变化情况。
遵医嘱用药:如果医生建议用药,一定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
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即使血压正常,也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血压升高。
关注心血管风险:如果有心血管疾病风险,要特别重视血压管理,及时就医。
合理膳食: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总之,偶尔高血压虽然看似“偶尔”,但其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及时关注血压变化,合理用药,调整生活方式,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关键。如果对自己的血压情况不确定,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医生,获取个性化的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