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的产量是大米的6倍,为什么不能成为主粮?因为吃了不顶饿?
红薯的产量是大米的6倍,为什么不能成为主粮?因为吃了不顶饿?
红薯的产量是大米的6倍,营养价值也毫不逊色,为什么不能成为主粮?本文将从历史、种植条件、营养成分等多个维度,为您揭示这个有趣的食物之谜。
红薯又称地瓜,原产于南美洲的热带地区,十六世纪后期传入中国。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红薯曾多次“救”了中国人的命,成为真正的“救命粮”。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红薯却逐渐退出了主粮的舞台,只能在冬天才能见到,或者小量销售。这是为什么呢?
红薯的历史
红薯的生命力顽强,抗病虫害的能力非常强,对土壤和水热的要求比较低,栽培容易,产量大。明朝万历年期间,红薯便成为中国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之一,清朝时期,红薯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成为农民的主要粮食来源之一。
在电视剧《延禧攻略》中,美食始终贯穿整部剧的重要线索,从最开始的魏璎珞和姐姐为了填饱肚子而吃的烤红薯,再到后来的肉包子,以及进宫之后,吃的冰鉴、海生包尔斯克、荷花酥等等,这里从侧面不难看出,红薯关键时刻真的可以救命。
明朝中后期,福建经常干旱少雨,数以几千万的百姓始终处于半饥饿的状态。父母官陈振龙从西班牙“偷”回红薯,并成功推广种植,救了当地一方百姓。随后,红薯便在全国普及,遍地皆种,产量还非常多,可以说,红薯是我们祖祖辈辈的主粮,同样也是救命粮,每每在我们民族最饥饿的时候,是红薯“救”了我们。
大米的历史
大米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最初出现在中国的长江流域地区。在我国古代,大米不仅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而且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宗教意义,随后这种技术还被传入朝鲜半岛,成为这些国家的传统食物来源。
从种植条件来看,大米对土地的要求非常高,需要肥沃、透气、排水良好,水分充足,而且大米的成长需要充足的光照,但是过强的光照会导致叶片灼伤,影响产量。而红薯则没有这么多的规矩,好像有苗,放在地里就能长出来一样。
营养成分
红薯中含有大量的淀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等10种微生物亚油酸,另外吃红薯不仅发胖,相反还能够减肥,健美,最重要的一点是红薯还通便排毒。从热量上面来看,100克的红薯热量是99卡路里,但是100克的大米热量是347卡路里,通过对比可以看发现红薯的热量远远低于我们平常吃的米饭,所以说,不要看红薯吃上去要甜一点,但是红薯的升糖指数通常比较低,对于血糖高病人,吃点红薯要比吃米饭稍微好一点。
大米中含有非常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质,脂肪等,众所周知,大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含有大量淀粉的食物吃多了也会变胖,虽说它没有小麦一样的面食发胖,但还是会有一定影响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红薯也是有一定优势,而要说要大米的优势,那就是好上饭桌。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基本上除了小麦的面食,就是大米饭,吃炒菜的时候得有大米饭,吃肉的时候也得配一点米饭,就连去饭店也会点一份米饭,总不能招待客人饭桌上面上一盆红薯,桌上每一个人都拿着一根红薯吃,确实有点不像话。
无论是红薯,还是大米,以及小麦,它们都是我们常见的主食之一,占着必不可少的地位,虽说有时候可以顶替“位置”,但一个萝卜一个坑,并不能混为一谈。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张振龙》、《大米的历史》、《红薯的历史》、《红薯和大米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