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安全再敲警钟:从“十不吊”看起重作业安全
工业安全再敲警钟:从“十不吊”看起重作业安全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分别制定出台房屋市政工程、内河运输船舶、民用爆炸物品行业等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安全自查依据。这一系列标准的出台,再次凸显了工业安全的重要性。
在工业生产中,起重作业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但也是事故多发环节。据统计,起重伤害事故在各类工业事故中占据较高比例。为了确保起重作业的安全,必须严格执行“十不吊”原则。这十条看似简单的规定,却是保障工人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的重要防线。
“十不吊”原则的具体内容
“十不吊”原则主要包括:
指挥信号不明或乱指挥不吊:在起重作业中,指挥信号必须清晰准确。任何模糊或违规的指令都可能导致操作失误,引发事故。
超负荷不吊:每台起重设备都有其额定承载能力。超载不仅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更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工件紧固不牢不吊:被吊物必须牢固固定。任何松动都可能在吊装过程中导致物体坠落,危及人员安全。
吊物上面有人不吊:在吊物上严禁站人。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安全装置不灵不吊:制动器、限位器等安全装置必须保持良好状态。任何故障都可能引发重大事故。
工件埋在地下不吊:对于埋藏在地下的物体,由于无法准确判断其重量和连接情况,应避免直接吊装。
光线隐暗看不清不吊:作业环境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视线不清时,不得进行吊装作业。
斜拉工件不吊:吊装时应保持垂直,避免斜拉造成设备和重物失稳。
棱刃物件没有措施不吊:对于有尖锐边缘的物品,需要采取防护措施,防止损坏吊索具。
吊物过重不吊:对于重量超过设备承载能力的物体,不得进行吊装。
严格执行安全规范的重要性
专家指出,工业安全事故往往源于对安全规范的忽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等十七家行业组织共同编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合规指引(征求意见稿)》,正是为了引导企业合法合规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履行数据安全保护责任。
工业安全专家蒋艳强调,必须健全数据安全法律制度,筑牢网络数据安全防线。这不仅包括数据安全,也涵盖了生产安全的各个方面。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起重作业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起重作业的安全可控。
加强安全管理的建议
完善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起重作业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加强人员培训: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在进行起重作业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确保作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加强现场监管:设立专门的监督人员,对作业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和检查。
引入先进技术:推广使用智能化、自动化的起重设备,减少人为因素对安全的影响。
工业安全关系到每一个工人的生命安全,也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近期出台的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安全管理指南。让我们共同努力,严格执行安全规范,杜绝安全事故,为工业生产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