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类保健品不能随便服用
中药类保健品不能随便服用
近日,在一个微信群中流传着一个短视频,推荐用黄芪、山楂、丹参煮水饮用。视频中没有提及具体的用量、服用方法以及适用人群,但标题为“他叫管路通”,暗示该方剂可能对血管通畅有益。这种缺乏科学依据的推荐,可能会误导一些急于求医问药的患者,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虽然视频中没有讲到药物的用量、怎样去喝、喝多少,但这也不会影响迷信者脑补。心大的人,会脑补每味药的用量,自己到中药店开上这三味药,回家泡茶喝,心狠的人会用很大的量,认为吃得越多越好,多服了也没有坏处。谨慎一些的人,也许会到医院找中医问一问,或者让开方的中医根据经验决定每味药的用量。
这个短视频中的三味药中的黄芪,其作用主要是补气,丹参的作用主要是活血化瘀,对于生山楂中医认为主要是消食,西医认为其有降血脂作用。听起来,这三味药似乎都对人体有益,合起来泡茶应该也不错。但是,我认为结果恐怕并非如此,如果不合服用者的体质,服用后不但不会起好的作用,反而会起反作用。
我认为这个茶饮处方不适合所有人服用。因为其中的生黄芪有升阳作用,偏温性,用量大或久服会使阳气上升、加重火热症状,易导致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原有头晕的头晕会加重。虽然一般认为丹参是养血、活血的,甚至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的说法,但个人认为目前的丹参在大量或长期使用后,会出现耗血症状,加重身体的阴血消耗,导致阴血不足。现代研究发现,大剂量丹参使用后会导致高血钾,出现四肢无力或心悸等症状。即使是山楂,也有其弊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生食多,令人嘈烦易饥,损齿,齿龋人尤不宜。”就是说,单吃山楂会伤胃的,对牙齿有损坏作用,牙齿不好的尤其不能吃。《随息居饮食谱》说:“多食耗气,损齿,易饥,空腹及羸弱人或虚病后忌之。”也认为生山楂吃多了会耗气,对牙齿有损坏作用,导致人容易饿,所以不能空腹吃,身体虚弱或久病体衰的人是不能吃的。
个人认为,这个处方对于眩晕、耳鸣、体质偏热、容易上火的人,特别是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人并不适宜,因为心脑血管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有高血压病和糖尿病。
以上我以这个短视频茶饮为例进行了剖析,告知大家别看了或听了别人介绍一个“保健”处方,就觉得也适合自己,就盲目地使用或服用。因为所有中药都有偏性,即使是人参也是如此,所以服用中药保健品或茶饮之类,一定要根据个人体质而定。这也是中医开中药方都是一人一方,而不是一病一方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