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开发:一条绿色低碳的能源之路
水电开发:一条绿色低碳的能源之路
截至2024年一季度,我国水电累计装机容量已达4.23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3.71亿千瓦,抽水蓄能5254万千瓦。这一数据不仅体现了我国水电开发的显著成就,更凸显了水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全球最大的水电生产国,我国水电开发在满足能源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生态保护的挑战。如何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实现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已成为我国水电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水电开发:能源转型的关键力量
水力发电是研究将水能转换为电能的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等技术经济问题的科学技术。水力发电利用的水能主要是蕴藏于水体中的位能,为实现将水能转换为电能,需要兴建不同类型的水电站。
目前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能源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而水力发电属于属于可再生能源,是一种可持续的能源形式,具有发电成本低、高效而灵活等特点。为推动水力发电行业的发展,我国及部分省市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提出依托国家风电、光伏、水电、核电等能源领域重大工程建设,鼓励建设运营单位加大对攻关突破电力装备的采购力度,依托重点工程建设推动攻关成果示范应用,通过示范引领,促进电力装备推广应用。
在政策支持的环境下,我国水力发电装机容量不断增长。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Q1我国水电累计装机容量达4.23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3.71亿千瓦,抽水蓄能5254万千瓦;新增水电并网容量181万千瓦,其中常规水电21万千瓦,抽水蓄能160万千瓦。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观研天下整理
从省市装机容量来看,在2023年我国水力发电装机容量最高的省市为四川省,为9759万千瓦;其次是云南省,装机容量为8143万千瓦;第三是湖北省,装机容量为3793万千瓦。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观研天下整理
从发电量来看,我国2021年到2023年我国水力发电量为波动式增长趋势,到2023年我国水力发电量为11408.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6%;2024年Q1我国规模以上水电发电量2102亿千瓦时,全国水电平均利用小时数为555小时。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XD)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二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水力发电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4-2031年)》。
标签水力发电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水电开发不仅能够提供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还能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3年我国水电发电量达11408.9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3.5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5亿吨。这种显著的减排效果,使得水电成为我国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柱。
水电开发的环境影响:挑战与应对
然而,水电开发并非没有挑战。正如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专家所指出的,水电站的建设和运维确实会对环境产生多方面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水域生态、陆地生态以及局部气候等方面。
在水域生态方面,水库的形成会改变水流状态,影响水中溶解氧的分布,不利于一些对溶氧要求较高的水生生物生存。同时,水库蓄水还会淹没大片的河漫滩和浅水区,这些区域往往是许多鱼类的产卵场和幼鱼的育幼场。此外,大坝的阻拦使得一些洄游性鱼类无法顺利洄游,影响其种群数量。
在陆地生态方面,水电站的建设和运维会占用大量陆地面积,破坏原有植被覆盖,导致土壤侵蚀加剧。植被的破坏还会影响依赖这些植被生存的动物群落,改变其分布范围。
在局部气候方面,大型水电站形成的水库会改变局部地区的水汽蒸发量,影响降水模式。同时,水体的热容量较大,水库的存在会影响周边地区的气温调节。
科技创新:实现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面对这些挑战,我国水电行业积极创新,通过科技进步和管理优化,努力实现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以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为例,该工程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生态保护需求。为解决鱼类洄游问题,工程专门设计了仿自然生态鱼道,并建设了鱼类增殖放流站。通过人工繁殖和放流的方式,有效保护了珠江流域的鱼类资源。同时,工程还实施了分层取水措施,以改善下游水生态环境。
三峡工程则是另一个成功案例。三峡集团通过建立长江珍稀特有鱼类保育中心,实施中华鲟等珍稀鱼类的人工繁殖和放流,有效保护了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此外,三峡工程还通过科学调度,优化水库运行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未来展望:水电开发的绿色之路
展望未来,水电开发将在国家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驱动下,继续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能源转型做出更大贡献。根据《“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我国将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多元融合的原则,积极推进水电基地建设,推动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发展。同时,还将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调节能力。
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非对立关系,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通过科学规划、技术创新和严格管理,水电开发不仅能够为我国提供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还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