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宋朝人口中的“二斤肉”究竟是什么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宋朝人口中的“二斤肉”究竟是什么肉?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40143841_121629652

在影视作品中,我们常常听到江湖豪杰喊着“切二斤牛肉”。然而,在宋朝时期,牛肉真的那么容易买到吗?本文将带你走进宋朝的饮食世界,揭秘“二斤肉”背后的真相。

影视作品中,武侠题材多以宋朝为背景,尤其是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以及《水浒传》等经典之作。为了真实还原那个时代,我们需要了解宋朝人的生活方式,包括衣食住行。宋朝是封建社会中繁荣鼎盛的时代,相较于其他朝代对商业的限制,宋朝对商人相对宽松。然而,封建社会中农业仍然是基础,粮食供应的问题一旦出现,不仅可能招致外来文化的侵略,更可能导致国家灭亡。提高粮食产量和工作效率需要耕作工具,而在古代没有现代的机械化,因此牛成为主要的耕作工具。为了保护耕牛,宋朝官府规定不允许贩卖和宰杀耕牛。即便是耕牛正常死亡,处理也需要经过繁琐的程序,包括上报官府、等待批准以及向国家纳税。这使得牛肉变得异常昂贵,即便是富有的家庭也难以负担,普通百姓更是难以消费。

那么为什么在《水浒传》中会出现“切二斤熟牛肉”这样的描写呢?这并非是作者的失误,而是通过细节展现梁山好汉不顺从官方规定,对抗官府的特点。宋朝实际上没有人敢贩卖牛肉,百姓也不敢食用。因此,“切二斤肉”中的肉并非牛肉。那么这究竟是什么肉呢?

在猜测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宋朝人的观念。猪肉虽然在现代社会广受欢迎,但在宋朝并非如此。封建社会中存在着对猪的偏见,认为猪是低贱的生物,失去了君子的高贵品德。即便是百姓吃猪肉,也会对其嫌弃,因为古代养殖条件差,猪经常在污泥中打滚,身上脏污不堪。即便是市场上售卖的猪肉,由于工具简陋,难以处理干净,因此百姓也不愿购买。因此,宋朝人在外出就餐时很少选择猪肉,更多的选择是鸡、鸭、鱼和羊肉。

"切二斤肉"中的肉,很大程度上是羊肉。这不仅因为羊肉在宋朝容易保存,而且因为古代人认为羊肉是最美味的肉类之一。历史记载中常用“美”来形容羊肉,宋朝的皇帝也钟爱羊肉,常在深夜品尝羊肉汤。当时,与宋朝接壤的辽国盛产羊肉,通过边境榷场,这些新鲜的小羊就被运送到宋朝,深受百姓喜爱。因此,无论是因为好奇心理还是认为羊肉美味,宋朝人在外出就餐时,很可能大声喊着:“切二斤肉来”,而端上来的多半是羊肉。

总的来说,宋朝时期人们的饮食选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不同于现代社会的丰富多样。了解历史,深入挖掘文化背后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通过对这一历史背景的认知,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更客观地看待影视作品中的历史描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