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声生不息》:一档让观众成为主角的音乐综艺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41:2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声生不息》:一档让观众成为主角的音乐综艺

《声生不息·大湾区季》自开播以来,以其独特的节目模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这档节目不仅是一场音乐盛宴,更是一次文化传承的创新尝试。本文将深入分析《声生不息》系列如何通过观众共创、选题深度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创新,成功打造了一档具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的音乐综艺。

与观众共创“爆款”

《声生不息·大湾区季》第一集中有一幕令人印象深刻,由于节目录制期间容祖儿身体抱恙无法演唱,全场观众通过合唱《心淡》完成了一次特别的表演。

那一瞬间,舞台不再仅仅局限于聚光灯下的一小块,整个现场都成了舞台本身,观众成为表演的主角。这也正应了容祖儿在舞台上所说,“现在的港乐是以更有趣的方式活着”,每一代人有自己传承文化的方式,而互联网一代传承文化的方式是参与。


周慧敏

强调用户参与感和互动性一直都是湖南卫视和芒果TV制作音综的核心理念。《歌手》系列的观众投票和《时光音乐会》的回忆投稿等环节设计,都将观众从单纯的观看者变为节目内容的共创者,突破了传统综艺“单向输出”的局限性,使得节目更具包容性和活力。

从一开始,《声生不息》就注重观众的深度参与。继“港乐季”通过“港乐金曲榜”征集歌曲之后,《声生不息·大湾区季》更进一步,将整季策划建立在网友票选的十大榜单之上,包括最受欢迎的港影、港剧OST及经典搭档等多个维度。

从网友们的积极参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港乐在大众中的文化影响力,这种情感纽带成为了《声生不息》节目的坚实群众基础。观众不仅通过投票和建议参与节目的策划与创作,还通过分享他们对港乐的独特记忆与喜爱,增强了节目的情感共鸣。这种互动与情感的结合,进一步加强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连接,提升了观众的参与感和归属感,也让节目能够更加贴近观众的需求与期待。

过去,我们往往将“爆款”视为创作者的神工妙手,是情绪驱动的快速引爆,它像一场奇迹,似乎不可复制,也难以预测。却忽视了在互联网时代,所谓的“爆款”并非单向度的灌输,也不只是创作者的任务,而是观众发自内心认可、主动参与其中并最终实现广泛传播的结果,是创作者和用户的“双向奔赴”。

《声生不息》系列再一次证明了,“爆款”是结果,不是目的,让更多人参与其中,才是关键。当更多人参与到一个内容中,当个人体验跟文化背景融合到一起,“情绪”就真正地转换成了“情怀”,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也将因此传递下去。

深耕选题,雕刻时代印记

“《声生不息》这一期的策划真的好神。”这是观众对于《声生不息·大湾区季》第一集的评价。

本季节目在选曲与舞台设计方面亮点颇多。陈慧娴将《千千阕歌》和《夕阳之歌》融合致敬经典,与谭咏麟合唱《讲不出再见》点睛收尾。周慧敏深情演绎《自作多情》,唤醒90年代怀旧情感。在浓厚怀旧氛围中,曾志伟以幽默讲述“四大天王”的鲜明特点,勾起观众回忆。随后,回春丹、方力申、薛凯琪、黄子弘凡和李宇春以各自的方式重新演绎了“四大天王”的经典老歌。


阮兆祥在深圳实地采访北上消费的港人

但《声生不息》构思上的“神”不仅仅体现在歌上,更体现在多种内容形态的结合上。在《声生不息·大湾区季》第一集里,主持人阮兆祥和李思捷给大家表演了一段极具港式特色的小品,既无厘头又有富有现实意义。一人分饰两角的阮兆祥,从演播室瞬移到街头,在深圳罗湖口岸采访北上消费的香港市民,展现了大湾区融合发展的真实场景。

通过关注大湾区融合发展、讲述经典音乐背后的故事,节目不仅呈现了娱乐价值,还深入挖掘了社会文化内涵,雕刻出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时代印记。这种综艺与生活深度结合的方式,展现了创作者对时代发展的敏锐洞察力,同时反映了平台深耕选题的功力。

让音乐说话,不滥用情绪价值

“很少有人能够准确地道出,浪潮从何时涨落,但总有人记得,风从何处吹起。”这是《声生不息·大湾区季》先导片中的“百万文案”,再次引发观众深切共鸣。

“百万文案”的力量不止于优美的表达,更在于它通过唤起情感和记忆,将观众引入一个涵盖历史、文化与时代背景的广阔语境,它不仅触动人心,也为节目赋予了沉淀与反思的力量。

传递情绪是音乐综艺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优秀的节目不会止步于简单的情绪刺激,而是追求更深层次的共情。而《声生不息》系列之所以让人心动,并不是来自于刻意为之的廉价的情绪宣泄,而是来自通过内容深挖所展现的人文内涵。

例如,《声生不息·大湾区季》中全场观众合唱《心淡》的场景,容祖儿录制节目期间突然失声,歌手和节目组选择用真诚直面状况,歌手虽“无声”,但被全场观众的大合唱稳稳接住,台上与台下在那一刻真正合二为一,这样难得一见的画面也令无数旁观者动容。

这样的场景,不仅传递了音乐本身的情感力量,还唤起了观众对个人记忆与音乐之间深刻联系的思考。一如耳帝所说,“事情往往就是如此,在滴水不漏的设计里,突然有一个无法预料的突发,然而对这突发的应对,会比完美的设计流露出更真实的人情味”。

容祖儿后来就“港乐已死”所做的表态也因此变得顺理成章,但容祖儿并没有情绪过载,而是以诙谐幽默的方式点到为止:“碰到有人说港乐已死,我真的很想回他一句,你讲乜嘢啊?(你说什么啊?)”她不需要阐述理由,因为,《心淡》的大合唱已经足以说明一切了。

“我们可能很难再遇到巨星时代,但小星星够多,够耀眼,也能把天空打亮。”在节目中,我们看到了那片由无数小星星点亮的璀璨夜空,也看到了什么是“声生不息”:它不由某个人或某首歌定义,而是歌手用歌声诠释的,是观众用热情参与的,更是音乐本身用旋律和情感讲述的。每一首歌的演绎,每一次共鸣的瞬间,都在回答这个问题。

这构成了《声生不息》系列的独特魅力,它既不流于煽情,也不止步于表面,而是以恰到好处的情感传递唤起共鸣,同时通过对音乐文化的深度解读,让观众在感动之余更能体会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它不仅在娱乐层面吸引观众,还让人们感受到更广泛的家国情怀与文化认同。这种方式不仅使音乐成为情绪表达的载体,更让其成为连接历史与时代的桥梁。

《声生不息》的成功在于它对音乐综艺传统叙事模式的创新,以克制而真挚的情感表达,让音乐成为时代记忆的载体,同时通过多元叙事和观众互动,构建了更为深厚的文化语境。这种独特的综艺表达方式,不仅让观众在音乐中找到力量与温暖,也为音综这一品类拓宽了发展的边界,成为该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样本。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