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咬人有何法律責任?應該怎麼教?新手主人必睇!
狗咬人有何法律責任?應該怎麼教?新手主人必睇!
没有狗狗天生是“坏”,天生喜欢咬人。作为主人的你其实只要给予爱心,使用正向的方式教导爱犬,就能让狗狗不会乱咬!OneDegree为大家整合狗狗咬人前兆、原因、训练方法以及相关法律责任,新手主人一起加油教好狗狗!
狗咬人相关的法律責任
根据《狂犬病条例》第24(1)条,狗主有责任在狗狗咬人后立即向警方通报,不得隐瞒事实。所以狗咬人后报警并非可选择的行为,而是法律要求必须遵守。根据《狂犬病条例》第24(2)条,若违反此规定,可处以罚款,罚款最高1万元。
《狂犬病条例》第24(1)条亦规定狗主在狗狗咬人后有隔离狗只的义务。狗主在事发后需将咬人的狗只隔离,等待警方进一步指示。
狗咬人的刑事責任
根据《狂犬病条例》第25(1)条,如果狗主没有采取合理措施防止狗咬人,例如没有系狗绳或以其他方式控制狗只,就可能触犯刑事罪行,可被处以罚款,罚款同样最高1万元。若没有及时通报警方,还可能被额外罚款。
狗咬人的民事責任
即使狗主有使用狗绳,如果法庭认为狗主有疏忽(例如明知狗有攻击性或未适当监督),仍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民事索偿的基础是补偿性或赔偿性,而非惩罚性。赔偿金额会根据实际的医疗费用(如激光治疗)和其他后续费用而定,可能多于或少于最初提出的金额。
在某些情况下,狗主可以提出免责辩护,例如,如果狗主在事发时已采取一切合理措施防止狗咬人,或者狗只是受到被咬者或第三者蓄意激怒而攻击,狗主可以免责。
法律规定的狗主应尽的责任
- 注射疫苗与领取牌照:根据《狂犬病条例》第20及23条,狗主必须为五个月大以上的狗只领取牌照,并注射狂犬病疫苗。第22(1)条亦订明,牌照有效期为三年,之后须重新接种疫苗并续领牌照。
- 控制狗只:根据《狂犬病条例》第23条,在公共场所,除了郊野公园和海中游泳外,狗主必须使用狗带或以其他方式控制狗只。大型犬只(20公斤或以上)必须系上不超过2公尺的狗带。
- 避免狗只咬人:狗主有责任采取一切合理措施,避免狗只咬人。
- 清洁:狗主应清理狗只在公共场所的排泄物。
- 狂犬病预防:狗主应确保狗只接种疫苗,并避免接触野生或流浪动物,以预防狂犬病。
因狗咬人而报警后的流程
狗狗咬人后,主人须立即向警方通报,并将狗只隔离,等待警方进一步指示。渔护署可能会在报警后介入,将咬人的狗只带往动物管理中心扣留7天,以观察牠是否有狂犬病症状。
如果狗只的狂犬病疫苗仍然有效,渔护署可能会允许牠在家接受7天的家居观察,但这要视乎具体情况和其他相关条件而定。
狗咬人后需要赔偿吗?
若不幸发生狗咬人后,受害者可以向狗主提出民事索偿。民事索偿的目的是为了补偿受害者的损失,而非惩罚狗主。故此,索偿金额主要基于受害者的实际损失,包括医疗费用(如伤口处理、縫针、消毒、药物、疫苗注射等)、后续治疗费用(如激光治疗),以及其他相关损失。
法律上,赔偿通常是基于“实报实销”原则,也就是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和其他损失,而非任意提出的金额。赔偿金额可能因个案而异,实际赔偿金额可能高於或低於最初提出的金额。
狗主需要记得的是,最终的赔偿责任和金额,并非由受害者单方面决定,而是由法院判决。法官会根据狗主需要负担的责任程度,来决定赔偿金额。总括而言,狗主有责任尽力防止狗狗咬人,并且在发生事故时负起赔偿责任。而受害者则应该保留所有医疗相关的证据,以便在必要时进行索偿。
狗咬人后会被处以人道毁灭吗?
并非所有咬人的狗都会被处以人道毁灭。当狗咬人后,相关部门(如渔护署)可能会将狗带回动物管理中心观察7天。这段时间主要是为了观察狗是否有狂犬病症状。如果狗被发现患有或可能患有狂犬病,或曾接触过患有狂犬病的动物,则可能被处以人道毁灭。
除此之外,某些被列為违禁的危险犬种,如比特斗牛梗、日本土佐犬和巴西非拉犬等,咬人后也可能面临人道毁灭。要留意的是,虽然法庭在判定狗主是否有民事责任时可能会要求赔偿,但不会决定是否人道毁灭。是否人道毁灭主要由渔护署基于动物的健康和安全状况来决定。
如果被扣留的狗没有植入晶片,导致无法联系到狗主,且狗主在96小时内未主动认领,该狗可能被視為流浪或被遗弃的动物,并可能被处以人道毁灭。
狗咬人可以打吗?
不應体罚咬人的狗。打狗可能会使牠更加恐惧和凶猛。使用体罚可能会让狗变得更害怕,下次咬人的时候可能会更凶猛,因为牠会害怕再次被毆打。体罚很大机会导致狗的反抗行为升级,造成更严重的伤害,甚至导致人或狗的死亡。
作为主人,首先应了解狗咬人的原因。狗咬人通常是因為感到有威脅、害怕或焦慮,而不是因为牠们是“坏狗”。当狗出现咬人行为时,应该寻找专业协助,例如咨询认证的专业犬隻训练师,他们會提供合適的訓練方法,來幫助狗隻改善行為。
狗咬人的前兆
以下是一些狗咬人的前兆:
- 感到威脅或被逼到角落:注意狗的行为以及牠感到受威脅或被逼到角落的跡象。
- 警告的表现:狗可能会发出警告,例如低吼、露出牙齿、或夹起尾巴。
- 突然的動作或大聲響:突然的動作或大聲響可能會驚嚇到狗狗,導致牠們咬人。
- 恐懼或具攻擊性的行為:如果狗表現出害怕或具攻擊性的行為,請勿挑釁牠。慢慢且冷靜地離開,避免突然的動作或大聲響。
- 壓力過大:幼犬可能會因為壓力過大而咬人。
- 持續的輕咬或啃咬:狗若持續輕咬或啃咬你的手,可能是在發出警告
- 健康狀況或情緒變化:即使是友善的狗也可能因為隱藏的健康狀況或情緒變化而咬人。
作为人类的我们,也不應在以下情况接触狗狗:
- 不熟悉的狗:沒有經過主人允許,絕對不要接近或撫摸不熟悉的狗。
- 不應打擾的狀態:不要打擾正在進食、睡覺或照顧幼犬的狗。
狗狗咬人的原因
狗狗咬人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 恐惧或防禦:當狗狗感到害怕、受到威脅或被逼到角落時,牠們可能會咬人來保護自己。這種情況下,咬人是一種防禦機制,並非狗狗天生好鬥。
- 保护资源:狗狗可能会因为保护自己的食物、玩具或地盘而咬人。
- 疼痛或不適:如果狗狗身体不适或感到疼痛,牠们可能会变得比较敏感和易怒,进而咬人。
- 健康问题:即使是平時友善的狗狗,也可能因為潛在的健康問題或情緒變化而咬人。
- 压力或焦慮:當狗狗感到壓力或焦慮時,牠們可能會出現咬人行為。幼犬特別容易因為壓力過大而咬人。
- 警告訊號:狗狗咬人之前,通常會發出一些警告訊號,例如低吼、露出牙齒或夾起尾巴。如果沒有注意到這些警告,可能會導致狗狗咬人。
- 玩耍或啃咬:幼犬或年輕的狗狗可能會在玩耍時輕咬或啃咬,這是一種正常的行為,但如果沒有適當的訓練,可能會變成咬人的習慣。
- 缺乏訓練或社会化:如果狗狗沒有接受適當的訓練或社會化,牠們可能不了解人類的界限,也不知道如何正確地與人互動,因此可能導致咬人。
- 未經允許的接觸:當人們未經許可就接近或撫摸不熟悉的狗時,狗狗可能會因為感到不安全或受到威脅而咬人。
狗狗咬人怎麼教?
1. 理解咬人行为
- 咬人的原因: 狗狗咬人通常是因為感到威脅、害怕、或焦慮,而不是因為牠們是“坏狗”。
- 警告讯号:狗在咬人前可能会有警告讯号,例如低吼、露出牙齿、或夹起尾巴。
2. 有效的训练方法
暂停(Time-out):
- 当狗狗咬你时,发出高音的“哎呦”声,然后立即离开牠,忽略牠 30 到 60 秒。
- 如果牠跟着你或继续咬你,离开牠身边 30 到 60 秒。
- 之后,回到牠身边,平静地继续和狗狗互动。
- 也可以用牵绳将狗狗带到安静的地方或用婴儿栅栏隔离牠,然后忽略牠。
味道厌恶剂:
- 在狗狗喜欢咬的身体或衣服部位喷上味道厌恶剂。
- 当牠咬你时,停止动作,等待牠因厌恶的味道而鬆口,然後大力稱讚牠。
- 持续使用至少两週,让狗狗对咬产生负面联想。
喷洒薄荷或薄荷脑喷雾:如果其他方法无效,可以在狗狗咬你的瞬间,朝牠的嘴里喷洒少量薄荷或薄荷脑喷雾,这会让牠不舒服。但这个方法应谨慎使用,并确保迅速且温和,避免与狗狗发生冲突。
狗咬人常见问题
狗狗咬到人怎麼辦?
狗狗咬到人后应立即处理,并采取适当的行动。被狗咬伤者应立即清洗伤口、就医和报警;狗主则应负起法律责任,隔离狗狗,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了解狗狗咬人的原因,并寻求专业协助,才能有效改善狗狗的行为,并保障人们的安全。
狗为什么一直咬主人的手?
狗狗咬主人手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 玩耍和探索:幼犬或年轻的狗狗常常会用嘴巴探索世界,这包括咬东西和轻咬主人的手。这是一種正常的行為,但如果沒有適當的引導和訓練,可能會變成咬人的習慣。
- 寻求注意力:狗狗可能因为想引起主人的注意而咬手。如果狗狗发现咬手能让主人注意到牠,牠可能会持续这种行为。
- 缺乏足够的运动和刺激:如果狗狗没有足够的运动或心灵刺激,可能会感到无聊或沮丧,并通过咬手来表达。
- 焦虑或压力:当狗狗感到焦虑、害怕或压力时,牠可能会通过咬手来纾解情绪。
- 身体不适或疼痛:如果狗狗感到疼痛或身体不适,可能会变得比较敏感和易怒,进而咬手。
- 警告讯号:有时狗狗咬手是警告讯号,牠可能在表达牠的不满或不舒服。如果主人忽略了其他警告讯号(如低吼、露出牙齿等),狗狗可能会直接用咬来表达。
- 保护资源:狗狗可能因为保护牠认为是自己资源的东西(如玩具、食物)而咬手。
- 基因:某些狗的品种,由于其基因,可能更容易出现咬手的行为。
- 未经允许的接触:当人们未经许可就接近或抚摸不熟悉的狗时,狗狗可能会因为感到不安全或受到威胁而咬人。有些狗狗不喜欢被拥抱,直接的眼神接触等行为。主人初接触狗狗的时候需要留意。
狗狗会咬主人吗?
在某些情境下,狗狗可能会因为以下原因而咬主人:
- 打扰:在狗狗进食、睡觉或照顾幼犬时打扰牠们可能会引起牠们的防禦反應,導致咬人。
- 突然的動作或大聲響:突然的動作或大聲響可能會驚嚇到狗狗,導致牠們咬人。這可能是一種反射動作。
- 错误的管教:体罚不是解决狗狗咬人问题的有效方法,反而可能让牠们更害怕,导致下次咬人时更凶猛。
狗为什么突然咬人?
如果狗狗受过良好训练,却突然咬人的話,可能是基於以下原因:
- 恐惧或防禦:當狗狗感到害怕、受到威脅、或是被逼到角落時,牠們可能會咬人來保護自己。這種情況下,咬人是一種防禦機制,並非狗狗天生好鬥。突然的動作或大聲響可能會驚嚇到狗狗,導致牠們咬人。
- 疼痛或不適:如果狗狗身體不適或感到疼痛,牠們可能會變得比較敏感和易怒,進而咬人。即使是平時友善的狗狗,也可能因為潛在的健康問題或情緒變化而咬人。
- 壓力或焦慮:當狗狗感到壓力或焦慮時,牠們可能會出現咬人行為。幼犬特別容易因為壓力過大而咬人。
- 未經允許的接觸:當人們未經許可就接近或撫摸不熟悉的狗時,狗狗可能會因為感到不安全或受到威脅而咬人。
- 警告訊號被忽略:狗狗咬人之前,通常會發出一些警告訊號,例如低吼、露出牙齒或夾起尾巴。如果沒有注意到這些警告,可能會導致狗狗咬人。這些「小咬」可能是警告,表示狗狗感到不舒服。
在香港被狗咬一定要打狂犬病疫苗吗?
即使在香港,被狗咬伤后仍可能需要注射狂犬病疫苗。虽然香港是狂犬病非疫区,但为了安全起见,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评估是否需要接种疫苗。即使之前接种过狂犬病疫苗,被咬伤后仍有可能需要再次注射,特别是当感染狂犬病的风险存在时。
狂犬病疫苗一般需要在事发当日、事发后3天、8天以及14天注射,共需注射4次。而除了疫苗,怀疑感染狂犬病的人,也应在事发当日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Human Rabies Immunoglobulin, HRIG)。
被狗咬后的处理
- 立即清洗伤口:被狗咬伤后,应立即用清水和肥皂彻底清洗伤口10-15分钟。如有条件,可使用碘酒消毒。
- 尽快就医:被狗咬伤后,应尽快就医。医生会评估伤势,并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例如注射破伤风疫苗和狂犬病疫苗。
怎么训练狗狗不咬人?
如果狗狗有咬人的行为,最重要是立即咨询专业的犬隻训练师或行为专家。他们可以评估狗狗的情况,并提供为你狗狗特制的训练计划。记得不要自行处罚狗狗,因为这可能会让牠们更害怕,并加剧攻击行为。
平常应采用正向训练方法,奖励狗狗的良好行为,而不是处罚牠们的坏行为。当狗狗没有咬人时,给予赞美、零食或玩具作为奖励。这样可以让狗狗将不咬人的行为与好的结果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