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2024年中国股市迎来转机,估值修复引领反弹
高盛:2024年中国股市迎来转机,估值修复引领反弹
2024年,中国股市在经历了长达三年的下跌后,终于迎来了转机。高盛在其最新报告中对中国股市的表现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对未来的市场走势提出了见解。本文将介绍高盛的观点,并分析未来投资中需要关注的因素。
三年连跌终结,估值修复引领反弹
2024年,中国A股和H股分别上涨了15%和16%,结束了自2021年以来的连续下跌趋势。这一反弹主要由估值倍数的修复驱动,12个月预期市盈率从年初的8.8倍上升至年底的10倍。尽管全年预期每股收益仅小幅增长4.1%,但市场情绪的改善和政策支持的预期推动了估值的回升。
从板块表现来看,信息技术、金融和通信服务板块表现最为突出,而必需消费品、房地产和医疗保健板块则相对落后。投资风格方面,价值和股息策略表现优异,而成长和净资产收益率(ROE)策略则表现不佳。这种板块和风格的分化,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阿尔法机会。
政策底构筑市场底部,投资者信心回升
高盛指出,2024年中国政府推出的“924”宽松政策组合,标志着政策制定者对经济增长和资产价格的“容忍底线”已经达到或被突破。这一政策底的明确,显著减少了投资者对经济增长和政策风险的担忧,尤其是对硬着陆和政策失误的恐惧。
通过模型分析,高盛认为MSCI中国指数的公允价值较9月中旬的指数水平高出14%。这意味着,投资者现在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量化政策底,并评估参与股市的下行风险。高盛预计,2025年底的合理市盈率为11倍,若政策宽松和关税假设得以实现,估值仍有上行空间。
财政政策的落实是2025年股市上涨的关键
尽管政策底的明确为市场注入了信心,但高盛强调,财政政策的落实将是推动2025年股市进一步上涨的关键。自9月下旬政策转向以来,市场已经从预期阶段过渡到确认和实施阶段,政策细节的公布对市场情绪至关重要。
高盛指出,股票回报与财政政策立场的相关性一直很高。政府支持的支出和需求侧措施被视为解决经济失衡、稳定增长预期和支持企业盈利的关键。2025年,高盛预计广义赤字支出将从2024年的11.2%扩大至13%,以促进房地产去库存、地方政府债务置换、银行资本补充等。
日本“失去的十年”对中国股市的启示
高盛将中国股市的走势与日本“失去的十年”进行了对比。尽管中国在后疫情时代的产出缺口、通货膨胀和政策利率等方面与日本有相似之处,但两者仍存在显著差异。日本股市在1989年至2003年期间经历了73%的下跌,但期间出现了两次显著的熊市反弹,分别由政治体制变革和政策预期重估触发。
高盛认为,中国股市自2022年末以来的几次调整周期低点较高,表明市场对基本面的担忧已得到更充分的定价,可能已经形成了绝对市场低谷。这一对比为投资者理解中国股市的涨跌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央行和国家队的强力支持
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通过5000亿元人民币的互换工具和3000亿元人民币的股票回购再贷款计划,向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这些措施虽然不是量化宽松,但向投资者发出了央行愿意作为最后贷款人支持股市的强烈信号。
此外,国家队在2024年对A股的直接购买达到7400亿元人民币,为2015年以来最高。截至2024年上半年,国家队的总持股规模达到4.6万亿元人民币,占A股市场市值的5.4%。高盛认为,未来国家稳定基金的设立可能进一步扩大政府支持资金在股市中的影响力。
通缩风险与股市表现
2024年,中国的通胀压力较为温和,全年整体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接近0%或处于负值区间。低通胀导致上市公司收入增长仅为3%,为有记录以来第四低。适度的正通胀通常对股市表现有利,因为它推动名义经济增长,提升企业的营收和盈利能力。
高盛指出,持续的通缩或通货紧缩是股市面临的最大基本面风险之一。政策制定者需要采取更有力和果断的行动,以放松金融条件、优化供给和提振总需求,打破类似日本“失去的十年”中的下行螺旋。
国内投资者的积极参与与ETF的崛起
2024年,国内投资者在股市中的参与度显著提升,体现在现金交易额上升、新经纪账户开户数激增、ETF流入和认购增加等方面。大量超额家庭存款、房地产市场疲软和利率下降,意味着个人投资者增加股票配置的潜力巨大。
与此同时,全球被动型基金对中国股票的净流入超过1000亿美元,而主动型基金则继续降低对中国股票的敞口。高盛预计,随着中国ETF市场的渗透率提升和政策推动,被动投资的增长前景十分广阔。
股东回报创历史新高
2024年,中国上市公司通过股息和回购向股东返还了近3万亿元人民币现金,创历史新高。高盛预计,2025年的现金分配可能达到3.5万亿元人民币。提高股东回报、加强监管和增强投资者保护,是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的关键方向。
中国股市的投资价值得到验证
2024年,中国股市的表现向投资者证明了其投资价值。较低的绝对和相对估值、政策底的明确以及国内投资者的积极参与,使得中国股市在全球风险资产中具备独特的分散化收益。政策制定者也有兴趣推动一个健康且运作良好的股市,以提振市场情绪、创造财富和内需。
结语
高盛对2024年中国股市的总结表明,政策底的明确和财政政策的落实将是未来市场走势的关键驱动力。尽管通缩风险和外部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但国内投资者的积极参与度和股东回报的提升,为中国股市的长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未来,政策动向和市场情绪的变化,仍是投资A股中最需要关注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