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骨关节变异 | 认识肩峰小骨,不要误诊!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骨关节变异 | 认识肩峰小骨,不要误诊!

引用
MedSci-临床研究与学术平台
1.
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797a84999efc

肩峰小骨是肩部常见的解剖变异之一,由肩峰骨化过程中的异常融合导致。虽然多数肩峰小骨无明显症状,但其可能导致肩袖撕裂、滑囊炎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引发骨性关节炎。本文将从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三个方面,详细介绍肩峰小骨的相关知识。

肩峰由四个骨化中心形成:前肩峰骨、中间肩峰骨、后肩峰骨和基底肩峰骨。肩峰小骨是肩峰未完全骨化导致的一种解剖变异。

病因及病理

多数人肩峰骨在14~15岁以前一直保持着软骨状态,至15岁左右开始出现前、中、后3个次级骨化中心,18~19岁合并成为肩峰骨。22~25岁肩峰骨与肩峰基底部融合形成肩峰。大多数人于25岁左右完成骨化中心融合,但有约8%的人一个或多个骨化中心不融合,最常见的是中间和后肩峰骨不愈合。当肩峰的四个骨化中心之一未能融合时,致使肩峰保留一块游离骨,最终形成肩峰小骨。

从上方观察肩胛骨,可看到肩峰的三处骨化中心:肩峰前部(PA)、肩峰中部(MSA)和肩峰后部(MTA)。图中还显示了肩胛骨外侧的基底肩峰(BA)。

临床表现

肩峰骨多发生于双侧,大多无症状,但肩峰骨易引起肩袖撕裂。一般无明显症状,多在外伤后拍片时发现;肩峰小骨与周围组织反复摩擦而发生炎症,导致滑囊炎、肩袖腱炎等,这些炎症反应会促使关节退变,进而引发骨性关节炎。患者表现为肩部持续疼痛,在活动时明显加剧,常伴有放射痛;触诊时出现压痛,尤其在肩峰小骨周围。部分患者肩峰小骨退变,与肩峰结合处形成骨赘,引起肩峰下空间变小,加剧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发生。

影像学表现

肩关节正位片:双密度征;出口位片:肩峰皮质不规则高度提示肩峰骨。容易被误诊。

CT:肩峰远端骨质密度影,骨皮质完整,多数边缘可见硬化边。-双肩锁关节征。

MR:肩峰小骨骨质一般无异常信号,合并有关节炎时表现为骨质信号增高(骨髓水肿)、关节腔积液,患者出现相应临床表现(肩部疼痛、肩峰小骨周围压痛)。 -能够清晰显示周围软组织情况,评估是否合并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及肩袖损伤/撕裂。


图1,50岁,女,慢性肩关节疼痛,右肩 X 线显示右肩胛骨肩峰突非融合性副骨化中心。


图2:与图1同一患者,轴位 CT 显示右肩胛骨肩峰突有一条裂隙,远端见一骨性密影


图3:肩峰端骨性密影,边界清晰


图4:两幅影像均显示前肩峰骨化中心融合失败。持续存在的附着突可见于侧方肩峰(箭头)(2a) T1 加权冠状位影像和后方肩峰(箭头)(2b) T2 加权矢状位影像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