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揭秘大熊猫"变色龙"基因:Bace2突变让"黑白配"变成"棕白配"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13:2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揭秘大熊猫"变色龙"基因:Bace2突变让"黑白配"变成"棕白配"

近日,中国科学院魏辅文院士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重磅研究成果,揭示了大熊猫"变色龙"基因的秘密。这项研究不仅让我们对大熊猫有了新的认识,也展示了科学探索的奇妙魅力。

01

神奇的"棕白"大熊猫

在我们印象中,大熊猫总是以经典的黑白配色示人。然而,在秦岭山系,却生活着一种极为罕见的棕白色大熊猫。这种独特的毛色变异最早可以追溯到1985年,当时在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了一只雌性棕色大熊猫"丹丹"。自那时起,包括"七仔"在内的共七例棕色大熊猫被记录在案,它们都来自秦岭地区。

02

"变色"之谜:Bace2基因突变

那么,这种罕见的棕白毛色是如何形成的呢?魏辅文院士团队通过长期研究,终于揭开了这个谜团。研究发现,棕白色大熊猫的毛色变异源于Bace2基因的一段25个核苷酸的缺失突变。

Bace2基因在黑色素沉积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负责剪切PMEL蛋白,从而影响黑色素纤维附着垫的形成和黑素体的数量及大小。然而,在棕色大熊猫中,Bace2基因的缺失突变导致它不能正常剪切PMEL蛋白,进而影响了黑色素的正常沉积和黑素体的形成。这种变化使得原本的黑色毛发呈现棕色。

为了验证这一发现,研究团队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小鼠身上构建了同源区段敲除模型。结果显示,所有Bace2基因敲除的小鼠毛色都比野生型小鼠浅,且黑素体数量显著减少、截面积显著减小,与棕色大熊猫的特征高度相似。

03

稀有基因:为什么只在秦岭发现?

一个令人好奇的问题是:为什么这种棕白毛色的大熊猫只在秦岭山系出现?研究团队通过对227只大熊猫个体的基因分析发现,这种25bp的缺失突变在秦岭种群中存在较高的频率。在检测的192只秦岭、非秦岭或杂交的黑白大熊猫中,仅在秦岭种群中发现了杂合子个体。

这一现象可能与秦岭山系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种群隔离有关。秦岭作为一道天然屏障,使得生活在这里的大熊猫种群与其他地区的大熊猫相对隔离,从而导致某些基因突变在局部种群中积累。

04

科学发现的意义

这一发现不仅增进了我们对大熊猫遗传多样性的理解,也为圈养繁育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通过了解Bace2基因突变的作用机制,未来或许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管理大熊猫种群,确保其遗传多样性。

此外,这一研究还为理解其他动物的毛色变异提供了新的视角。在自然界中,许多动物的毛色会因基因突变而产生变化,比如白化病就是一种常见的色素缺乏现象。通过研究大熊猫的毛色变异,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些遗传机制。

05

结语:科学探索永无止境

从1985年首次发现"丹丹",到2024年揭示Bace2基因突变,科学家们用了近40年的时间才解开这个谜团。这正是科学研究的魅力所在:它需要耐心、坚持和不断探索的精神。正如魏辅文院士团队所展示的那样,通过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的努力,我们终将揭开自然界的更多奥秘。

所以,下次当你看到一只大熊猫时,不妨想象一下:在它可爱的外表下,隐藏着多少尚未被发现的科学秘密。也许,下一个重大发现就在不远的将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
揭秘大熊猫"变色龙"基因:Bace2突变让"黑白配"变成"棕白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