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食用腊肉:5个方法降低亚硝酸盐危害
科学食用腊肉:5个方法降低亚硝酸盐危害
腊肉虽香,小心亚硝酸盐爆表!
腊肉作为冬季餐桌上的经典美食,深受许多人的喜爱。然而,你知道吗?腊肉中含有亚硝酸盐,这种物质在特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致癌物质亚硝胺,增加患胃癌、结直肠癌、肝癌的风险。但如果我们能在摄入亚硝酸盐的同时,摄入维生素C,就不易产生亚硝胺。
亚硝酸盐的危害
亚硝酸盐是腊肉中不可避免的成分,它主要来源于腌制过程中蔬菜中的硝酸盐。在腌制初期,硝酸盐会被细菌快速转化为亚硝酸盐,导致含量迅速上升。虽然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亚硝酸盐会被细菌分解转化,含量会逐渐下降,但仍然无法完全去除。
亚硝酸盐本身相对无毒,但过量摄入具有一定的毒性,与人类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密切相关。它会使血红蛋白中的Fe2+氧化为Fe3+,使正常血红蛋白转化为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导致组织缺氧,也会对周围血管有麻痹作用。亚硝酸盐摄入0.30.5克会导致中毒,13克会致人死亡。
如何降低亚硝酸盐的危害
浸泡和焯水:食用腊肉前,可将其浸泡在3倍的冷水中2
3小时,有助于降低含盐量。也可以选择焯水510分钟,因为经过水煮,亚硝酸盐更易溶解于水,去掉汤汁,就减少了腊肉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降低了毒性。另外,高温煮制对微生物也有一定的杀灭作用。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在食用腊肉时,多搭配新鲜蔬菜,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有抑制亚硝胺合成的作用。绿叶蔬菜能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促进肠道排便,减少有害物质的吸收。也可以搭配干菜食用,中和咸味的同时还能减少脂肪摄入。
使用香辛料:烹饪腊肉时,加入天然香辛料,如大葱、姜、丁香、桂皮、花椒、黑胡椒、孜然等,不仅能提味,还能赋予更多的植物多酚、黄酮等抗氧化成分,对抗氧化、抑菌、抗癌均有帮助。
选择合适的烹饪方式:烹饪腊肉时要避免高温油煎、油炸。温度越高,生成的亚硝胺越多。采用蒸、煮、炖、炒的烹饪方式可以帮助减少致癌物的产生,另外注意不要额外放盐。
控制摄入量:腊肉里面存在苯并芘、亚硝酸盐等致癌因素,食盐的含量也较大,吃多了不利于健康,所以要“限次”“限量”。建议每次食用腊肉不超过100~150克,每周不超过2次为宜。
健康食用腊肉的注意事项
-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腊肉高盐、高脂肪,可能会加重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病情,此类人群不宜食用腊肉。
- 胃肠疾病患者:相对于鲜肉来说,腊肉比较硬,不容易消化,胃肠疾病患者不宜食用。
- 肾功能受损人群:腊肉高盐,易导致水肿,肾功能受损的患者不建议食用腊肉。
- 有痔疮的人群:高盐会增加静脉血压,加重痔疮疼痛,有痔疮的人群不建议食用腊肉。
腊肉虽然盐、脂肪含量较高,但腊肉的营养价值也比较丰富。每100克腊肉,含有的蛋白质、磷略高于猪肉;每100克腊肉,含有的钙、钾远高于猪肉。因此,在食用方法正确的前提下,适量食用腊肉对健康是有益处的。
所以,腊肉还能吃吗?能!但是吃法很重要。腊肉虽香,但亚硝酸盐的问题不容忽视。通过科学的烹饪方法和食用建议,我们既能享受美味,又能保障健康。记住这些小技巧,让腊肉吃得更安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