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探访莎车古城:揭秘千年丝路传奇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45:1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探访莎车古城:揭秘千年丝路传奇

莎车古城,这座位于新疆西南部的历史名城,承载着3000多年的沧桑岁月。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它见证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01

三千年古城:历史的见证者

莎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曾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莎车国。三国、北魏时期称渠莎,隋唐、北宋时属于阗,南宋属西辽,元代为察合台后王封地。明朝时期属东察合台汗国,明史作牙儿干。莎车县因汉莎车国得名。清光绪九年(1883年)置直隶州时,使用莎车古名,称莎车直隶州。为莎车县名沿用之始。莎车一词的语源和含义尚待研究。与莎车这一汉文地名相应的当地民族语文地名,是突厥语地名叶尔羌。叶尔羌这一地名应该是因水(叶尔羌河)而得名。叶尔羌最早出现于11世纪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突厥语大词典》,据考叶尔羌为突厥语,意为“崖城”,又《西域同文志》释为:“回语,叶尔,谓地;羌,宽广之意。地宽广,故名。”

莎车古城不仅是军事重镇,更是商贸要冲。在古丝绸之路上,莎车是南道(于阗道)的重要节点,连接着中原与中亚、西亚。商旅驼队在这里歇脚,东西方文明在这里交汇,留下了一段段传奇佳话。

02

喀赞其老街:活着的历史

喀赞其老街是莎车古城最具代表性的历史遗迹之一。这条形成于1870年的街道,全长700多米,分布着227处历史文化古建筑和民居,187条特色巷道,还保存着8处古城遗址。街道两旁散布着许多民间手工艺品店、餐饮店、农产品销售店,最多的还是铜器销售制作店。美食叫卖声、铜器敲打声,让这里充满烟火气。2024年,这里被评为自治区级旅游休闲街区。

走进喀赞其老街,仿佛穿越回古代。街道两旁的手工艺品店、茶馆、烤包子店,都在诉说着莎车的市井生活。在“阿塔米热斯手工制品店”,铜器制作手工艺第七代传承人吐尔逊江·麦麦提会亲自指导游客制作铜器。在“当达尔新团结茶馆”,游客可以品尝1元1壶的黑茶,欣赏木卡姆表演,感受丝绸之路上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03

叶尔羌汗国王陵:王朝的印记

始建于1533年的叶尔羌汗国王陵,是莎车古城另一处重要的历史遗迹。这里埋葬了11代王室成员,是了解当地历史的重要场所。王陵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亚和伊斯兰建筑艺术,展现了莎车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汇点的历史地位。

04

十二木卡姆:文化的传承

莎车被誉为“十二木卡姆之都”,这种维吾尔族古典音乐形式在此发源并传承至今。2005年,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莎车县木卡姆文化传承中心建筑面积近2800平方米,表演大厅可以容纳数百人共同演奏,设有专门的展览厅、排练传承厅、表演厅等。在这里,不仅有对十二木卡姆资料及表演器材的收藏展览,还可以培训从各乡镇选拔出来的民间艺人,并在日常开展木卡姆节目的排练和演出。现在,该中心已有木卡姆民间传承艺人50多人。通过他们的演出,越来越多的游客了解并喜爱上这项艺术瑰宝。

莎车县木卡姆文化传承中心的建立,为十二木卡姆的传承提供了重要平台。目前,该县登记在册的木卡姆艺人超千人,从年逾古稀的老人到而立之年的青壮年,都能歌善舞。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莎车县通过非遗文化艺术培训、发放生活补贴、举办文艺演出等措施,确保这一文化遗产得以传承。

05

旅游开发:古城的新活力

近年来,莎车县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大力发展旅游业。2019年,莎车县启动喀赞其街棚户区改造,将传统产业与发展旅游业结合起来,与民俗优秀建筑风貌和文化结合起来,改造后的喀赞其街成了老城景区的重要景观。当地以喀赞其街历史为轴线,以不同的历史文化遗迹为点,以民俗风情和传统特色为主题,突出十二木卡姆非物质文化遗产、“丝路重镇、古城莎车”等历史文化元素,发挥老城核心区的喀赞其街游客集散中心支点作用,开发形成了4条城区精品旅游线,辐射带动171条路、街巷、胡同,227处优秀历史文化古建筑、民居,10处古遗址等城内景区。

2023年,莎车县老城景区接待游客66万人次,带动景区范围内2.2万各类经营业主吃上了“旅游饭”。古城内的喀赞其老街、木卡姆文化传承中心等景点,已成为游客体验新疆风土人情的重要打卡地。

06

展望未来:丝路新篇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莎车古城正焕发出新的生机。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将继续在新时代的丝绸之路上,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
探访莎车古城:揭秘千年丝路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