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国企改革下,正式工与合同工如何和谐共处?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52:5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国企改革下,正式工与合同工如何和谐共处?

2024年,牛小奔离开了工作八年的央企。这位拥有双一流大学博士学位的年轻人,曾面临两个选择:央企的稳定职位和民企的高薪offer。最终,他选择了央企,看中的是那份“稳定”。然而,这份“稳定”在国企改革的大潮中,正在悄然改变。

01

国企改革:打破“铁饭碗”的时代

自2021年新一轮国企改革启动以来,央企和地方国企纷纷推进市场化用工制度改革。改革的核心是打破“铁饭碗”,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增能减”的用人机制。具体措施包括:

  • 工资总额管理:将工资总额与企业效益挂钩,不再单纯按人头分配
  • 绩效考核:实施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末位淘汰成为常态
  • 灵活用工:推行合同制、劳务派遣等多种用工方式,增加用工灵活性

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使得央企的用工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正如一位央企人力资源主管所说:“总额限制住以后,势必导致内部精简。一共就这么大蛋糕,你愿意1800人来分,还是1000人来分?”

02

正式工与合同工:差异与变化

在传统观念中,正式工意味着稳定的职业生涯和全面的福利保障,而合同工则被视为临时性、流动性强的岗位。然而,国企改革正在重塑这种二元对立的用工模式。

工资待遇:从“大锅饭”到“绩效导向”

改革前,正式工享受国家规定的待遇,由单位财务直接拨付;而合同工的工资则由劳务派遣公司发放,往往低于正式工。改革后,工资分配更多地与个人绩效挂钩,打破了“大锅饭”制度。正如一位央企负责人所说:“只要没有犯大错,到期不会不续约”的潜规则正在被打破。

福利保障:差距逐步缩小

过去,正式工享有全面的福利保障,包括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而合同工的福利则可能因合同而异。随着改革的推进,央企开始逐步统一各类员工的福利待遇,缩小正式工与合同工之间的差距。

工作稳定性:正式工不再“铁饭碗”

在传统观念中,正式工意味着终身就业保障。然而,改革后的央企开始实施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末位淘汰成为常态。正如牛小奔的经历所展现的,即使是中层管理人员,也可能因企业经营状况而被降职降薪,甚至离职。

03

和谐共处:构建新型劳动关系

面对改革带来的挑战,如何处理正式工与合同工的关系,实现和谐共处,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

建立公平的考核机制

企业需要建立科学、公正的绩效考核体系,确保所有员工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这不仅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也有助于消除正式工与合同工之间的隔阂。

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企业应打破身份壁垒,为所有员工提供平等的职业发展机会。通过建立内部人才市场、实施岗位轮换制度等方式,让有能力的合同工也有机会晋升为正式工。

加强沟通与培训

企业需要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及时传达改革政策和企业发展方向,消除员工的疑虑。同时,通过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帮助员工提升技能,适应新的用工环境。

04

展望未来:新型劳动关系的构建

国企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正式工与合同工的关系也将随之演变。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国企将形成更加市场化的用工机制:

  • 用工方式更加灵活:企业将根据业务需要,灵活调整用工规模和结构
  • 员工身份趋于淡化:正式工与合同工的界限将逐渐模糊,更多地以能力和绩效来区分
  • 职业发展更加开放:企业将建立更加开放的人才流动机制,为所有员工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对于国企员工而言,无论是正式工还是合同工,都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以适应新的用工环境。而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则需要在推进改革的同时,关注员工的切身利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正如一位央企人力资源负责人所说:“企业不是个人的,所有的员工在一幢楼里,低头不见抬头见,我何必和人过不去?”在推进改革的同时,关注员工的切身利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