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药 | 五类降压药的副作用、用药交待、注意事项一文汇总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46:3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安全用药 | 五类降压药的副作用、用药交待、注意事项一文汇总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合理使用降压药对于控制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五类常见降压药的作用机制、适应症、副作用及用药注意事项,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使用降压药。
噻嗪类利尿剂
代表药物:氢氯噻嗪、吲达帕胺。
作用机制:排钠利尿,降低血容量。
强适应症: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盐敏感性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等。
副作用和用药交待:
- 低钾血症:主要症状包括恶心、厌食、身体虚弱、无精打采、精神错乱等。减少钠盐的摄入可缓解低血钾症。
- 高尿酸血症:严重者可引起痛风。若血尿酸水平≥480μmol/L,建议更换为其他降压药。
- 光敏反应:可引起皮疹。服用噻嗪类利尿药及其复方制剂的患者应避免阳光直晒。
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代表药物: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缓释片、硝苯地平控释片
作用机制: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钙离子通道发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
强适应症: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伴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或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周围血管病患者。
副作用和用药交待:
- 脚踝部水肿:与给药剂量有关,抬高足部可减轻水肿症状。如果持续水肿,应更换为其他降压药物;联用普利类/沙坦类降压药可减轻水肿症状。
- 牙龈增生: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均可引起牙龈增生。保持口腔卫生可减少牙龈增生的发生率。
- 顽固性便秘: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的类反应。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代表药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培哚普利等。
作用机制: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抑制激肽酶的降解而发挥降压作用。
强适应症:伴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心房颤动预防、糖尿病肾病、非糖尿病肾病、代谢综合征、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患者。
副作用和用药交待:
- 干咳:约30%的患者可引起持续的干咳,常在躺下后加重。多见于用药初期。女性患者更容易发生干咳。普利类降压药均可能引起干咳,不能耐受者可以更换为沙坦类降压药。
- 高钾血症:长期应用有可能导致血钾升高。应定期监测血钾和血肌酐水平。
- 罕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如发生在喉部则可以致命。若血管神经性水肿出现应立即停用药物,并迅速加以处理,皮下注射1:1000的肾上腺素注射液0.3-0.5ml。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
代表药物: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等。
作用机制: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而发挥降压作用。
强适应症:不能耐受普利类降压者可选用沙坦类降压药。
副作用和用药交待:
- 背疼:沙坦类降压药可引起背痛。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缬沙坦引起背痛的发生率1.6%、关节痛的发生率1.0%。不同的沙坦类降压药,骨骼肌肉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差异。当服用一种沙坦类降压药出现肌肉骨骼疼痛时,可以试用另一种沙坦类药物。
- 高钾血症:长期应用有可能导致血钾升高。应定期监测血钾和血肌酐水平。
β受体阻滞剂
代表药物: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
作用机制:抑制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活性、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发挥降压作用。
强适应症:伴快速性心律失常、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
副作用和用药交待:
- 心跳减慢:β受体阻滞剂个体差异较大,患者应监测心率。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在控制血压的同时应减慢静息心率至50~60次/分。
- 反跳现象:突然停药可引起严重的心绞痛,甚至心脏猝死。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低剂量,整个撤药过程至少用2周时间。
降压药使用三大原则
- 降压是硬道理:早期的降压药临床试验,主要进行降压治疗与不治疗(或安慰剂)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降压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 优先应用长效制剂:优先使用长效降压药物,以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可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
- 联合治疗:对血压≥160/100mmHg、高于目标血压20/10mmHg的高危患者,或单药治疗未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应进行联合降压治疗,包括自由联合或单片复方制剂。对血压≥140/90mmHg的患者,也可起始小剂量联合治疗。
药物降压三大误区
目前对高血压存在很多的认识误区,必须澄清这些错误观念,科学规范地防治高血压。广大患者要识别伪科学,防止上巫医假药的当,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遵医瞩用药。
- 凭感觉用药:有的人认为,只要没有不适症状,高血压就不用治疗。这是非常错误的。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不一定有关系。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有些人血压明显升高,但因为患病时间长,已经适应了高的血压水平,仍没有不适的感觉,直到发生了脑出血,才有了"感觉",一切都太晚了。高血压是用血压计量出来的,不是感觉出来或估计出来的,没有不适感觉,并不能说明血压不高。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如每周至少测量血压1次。不能"跟着感觉走"来估计血压。
- 不愿意过早服药:很多年轻患者被诊断为高血压后,不愿意服药,担心要一辈子服降压药,降压药会像抗生素一样产生"抗药性",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趁现在症状不重就不用药。这都是非常错误,而且十分危险的观念。降压药不会产生耐药性。除非早期的轻度高血压,通过严格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降压达标者不需要用药外,其他患者都是越早服药获益越大。血压升高的主要危害是不知不觉中损害全身大、中、小血管,损害心脑肾等多个器官的功能,血压控制得越早,能越早地保护血管,预防心脑肾的功能障碍,降低发病风险,其远期后果越好。不要等到发展到动脉硬化了,血压很难控制时再用药。或等到心脑肾脏器功能已经损害时再用药,就已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后悔莫及了。
- 血压正常了就停药:有些患者服药后血压降至正常.就认为高血压已治愈,而自行停药,这是非常有害的做法。高血压和伤风感冒不同,高血压不能治愈,只能通过综合治疗被控制,这就需要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降压药。"坚持服药是高血压患者的长寿之路"。停药后,血压会再次升高,血压波动过大,对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更严重。正确的做法是,在长期的血压控制达标后地逐渐减少药物的剂量和种类,一般只对那些能够严格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患者可以减药量。在减药的过程中,必须监测血压的变化。
本文原文来自药评中心
热门推荐
托尔斯泰的《复活》:揭示人性的转变与社会的重生
男性常见的健康问题有哪些 如何防范
如何制作平面设计作品集 2025全新指南
经常升级显卡驱动有必要吗?一文告诉你
人格类犯罪心理规律与行为模式分析
马斯克母亲入驻小红书,引国外网友热议
苏州旅游攻略 | 烟雨江南,园林深处觅姑苏
夏日诗韵,探寻古诗词中的夏日风情
非欧几何学及其现代应用
"雪地之王"的诞生:T-34坦克如何在战火中逆袭称霸?
移动平均线交叉策略:从入门到精通的完整指南
汉代货币大揭秘:铜钱称霸,黄金成配角
AED操作使用指南
现代综合布线技术详解:全面解析与行业应用
探究渴望的本质及其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
探访南海渔民“做海”生活 他们是如何保护生态、安居乐业、守护家园的?
“恐怖谷效应”:刘璎天以服装为媒介,探索身体与身份的边界
立春一般吃什么传统美食
从1000到4000!三分里程碑背后的故事!
汽车灯罩材料对比:聚碳酸酯PC与PMMA亚克力的优劣分析
海南医学院团队破解名药缩泉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神秘机制,震撼医学界!
地球是不是永动机?已经自转了46亿年,一秒钟都没有停歇!
3分钟get:坐骨神经痛的临床常见原因及诊疗
香港留学:东方之珠的学术魅力
竞业限制协议期多久:法律解读与实务操作要点
论文写作和发表的策略
当代科学对风水学的新见解与争论
早餐如何选择合适的蛋白质来源?
如何在银行办理个人信托业务?
清代土地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其法律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