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孙武献策,伍子胥施计,吴国以“懒”胜楚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21:3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孙武献策,伍子胥施计,吴国以“懒”胜楚

在古代中国,打仗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但有时候,聪明人也会用一些"懒"的哲学来打赢战争。今天,我们要聊聊春秋时期的吴国君主阖闾、军事家孙武和智者伍子胥,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不打也能赢,甚至赢得更漂亮!

阖闾的"攻楚梦"

话说在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心里憋着一股劲,准备对楚国发起进攻。毕竟,楚国当时可是个"富得流油"的地方,阖闾想象着自己骑着马,手握权杖,带着大军直捣楚国的美好画面,心里那叫一个美啊!

但阖闾身边有个聪明的军事家——孙武。这个人可不是一般的军事家,他可是《孙子兵法》的作者,智慧如海,深不可测。阖闾一脸兴奋地跟孙武讨论攻楚的计划,孙武却一脸严肃,开口说道:"王啊,民劳未可,待之。"(人民疲劳,等待时机)

阖闾一听,立刻像被泼了一盆冷水,心想:"对啊,打仗可不是开玩笑的,得考虑老百姓的感受啊!"于是,他听从了孙武的建议,暂时搁置了攻楚的计划。

伍子胥的"疲楚误楚"战略

接下来,吴国的另一位大佬伍子胥(也就是伍员)站了出来。他可是个"狠角色",不仅智慧过人,还带着一身复仇的火焰。伍子胥提议了一项"疲楚误楚"的战略,简单来说,就是让楚国在疲惫中自乱阵脚,等他们打瞌睡的时候,我们再出手!

这个战略听起来像是"懒人哲学"的升级版:不急不躁,慢慢来,等对方累了再动手。伍子胥的建议可谓是"稳住"的最佳体现,结果这一战略持续了整整六年,简直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典范。

六年的"静默"与战争的智慧

六年时间,吴国的将士们并没有像阖闾最初想的那样,天天训练打仗,而是忙着观察楚国的动向,分析他们的战略,甚至还顺便给楚国的老百姓送点好处,拉拢人心。这样一来,楚国在吴国的"静默"中逐渐放松了警惕,甚至开始内部斗争。

而阖闾、孙武和伍子胥则在一旁默默地看戏,心里乐开了花。六年后,当楚国终于被内部矛盾搞得疲惫不堪时,吴国终于发起了攻击,结果大获全胜,阖闾的"攻楚梦"终于实现了!

总结:战争中的智慧与幽默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战争并不总是靠刀枪相见,有时候,智慧和耐心才是胜利的关键。阖闾、孙武和伍子胥的故事,正是古代战争中的"懒人哲学"的最佳体现。他们用幽默的方式告诉我们,打仗不一定要拼个你死我活,有时候"稳住"才是王道。

所以,下次当你遇到麻烦的时候,不妨想想阖闾、孙武和伍子胥,或许你会发现,静静等待、审时度势,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