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乘之王”广州地铁十一号线开通,串联5区重点发展板块
“换乘之王”广州地铁十一号线开通,串联5区重点发展板块
12月28日,广州地铁首条环线——十一号线正式开通运营。作为沿线重要站点之一,华南师范大学站的开通为师生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
开通现场人山人海,不少乘客纷纷打卡这条新线路。
作为广州地铁十一号线中用“双一流”高校命名的站点之一,华师站的具体情况如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开到华师“家门口”的新地铁线
在三号线原有出入口的基础上,华师站新增三个出入口,可实现三号线和十一号线的站内换乘。
进入站内,空间非常开阔,智能卫生间、自动贩卖机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十一号线与其他线路相比,引入了“内环”“外环”“半环站”的概念。内环、外环分别指环线运行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有没有搭错方向,只需看导向指引的颜色深浅,即可轻松辨别。由华师站经外环方向可达龙口西、沙河、云台花园等站点;经内环方向可达华景路、天河公园、琶洲等站点。
十一号线站点编号设置巧妙。华师校庆日为11月6日,而华师站刚好位于第6个站点,数字赋予站点特殊含义。
对于华师师生来讲,新地铁线开通后,跨校园通勤更加便捷,又多了一条线路可供选择。
在11号线地铁站内的墙壁上,嵌有“文化图腾”的装饰,华师正门地标赫然在列,校园形象与城市文化相得益彰。
车厢内部环境整洁舒适,全新体验上线。
换乘方便快捷,非遗设计独具匠心,双环相扣的线路布局让广州首环的诞生备受瞩目。
带动发展,通达湾区
广州地铁十一号线全程44.2公里,线路途经天河、白云、越秀、荔湾和海珠五个中心区,串起琶洲、金融城、天河北、白鹅潭、中大国际创新生态谷等重点发展板块,以“环”为形,勾勒出广州的“城市圈”“交通圈”和“经济圈”。
全线共设31座车站,其中换乘站达26座,开通后将有14座车站与既有线路实现换乘,是名副其实的“换乘之王”。
广州地铁十一号线的非遗设计贯穿了29座新建车站,“一线一城一粤海,一环一府一岭南”是该线的文化定位重点站。线路分别从越秀、天河、海珠、荔湾、白云5个区各选取1个站点作为非遗重点站,即广州东站、广州火车站、芳村站、琶洲站、中医药大学站,选取粤剧、广绣、广彩瓷、广东醒狮、广雕、传统医药等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与重点站进行融合设计。
为更好地融入城市文化风貌品质,广州地铁联合施工单位等对地铁车站地面建筑及附属设施进行优化,设置“口袋公园”,结合周边城市风貌进行地面景观品质化提升,使地铁车站与周边建筑紧密融合。
十一号线各站首班车在6:00至6:19之间,每天内、外环各站最后1趟“全程环线运营列车”在21:44至22:56之间发车,在此之后的内环方向列车终点站为赤沙站、外环方向列车终点站为龙潭站。广州地铁线网将形成“环线+放射线”大都市地铁网络,越织越密的线网将进一步串联起民生和经济,带动城市发展。
而广佛环线将在地铁11号线外,形成湾区第二环。粤港澳大湾区的“地铁环”与“城际环”将在琶洲站相切,实现换乘。由广州到湾区,环环相扣,逐步铺开,构成珠三角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线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广州为中心的城市轨道网络将串起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真正从基础设施上将粤港澳大湾区融为一体。
新线路的开通令华师师生及沿线居民的日常出行更加便利,期待未来地铁交通带动轨道上的湾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