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吃大闸蟹公母有什么区别?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03:2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吃大闸蟹公母有什么区别?

大闸蟹以其鲜美的肉质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成为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但是,面对公蟹和母蟹,你是否知道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本文将为你详细解析大闸蟹公母的区别,包括身体结构、营养物质等方面的差异,并提供挑选螃蟹的技巧和食用建议。

大闸蟹公母的身体结构不同

公蟹穿丁字裤,母蟹则包尿布。也就是说公蟹腹部有一块贴肉长的壳甲是尖形的,母蟹则是圆型的。根据民间流传的区分螃蟹公母的方法是看它是尖脐还是圆脐,也就是看螃蟹肚子上靠近下方那里的一块小盖子,如果是尖窄的,就是公的,圆宽的就是母的。母的多黄,公的多膏。

还有种方法就是将壳打开,如果有黄的那是蟹黄,肯定是母的,如果是白的,那是蟹膏,肯定是公的;公蟹比母蟹肉多。

大闸蟹公母的营养物质不同

只有大闸蟹公蟹才有蟹膏,蟹黄是母蟹才有的。蟹膏是大闸蟹公蟹的精腺,蟹黄是母蟹的卵巢和蟹卵。

对于公蟹而言,蟹膏最初是存放在肝脏上的,然后才转移到性腺上,蟹膏越多,说明大闸蟹身上的营养物质比较丰富,但是蟹膏里的脂肪含量比较多。

而对于蟹黄,里面含有大量人体所必需的磷脂、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营养价值比较丰富。

这就是大闸蟹公蟹和母蟹的主要区别,可以看出公蟹和母蟹除了在外型上有比较明显的区别之外,在营养物质上的区别并不是很明显,不过我们建议三高人群尽量少吃公蟹。

挑选螃蟹的技巧

  1. 看蟹壳:壳贝色泽鲜明,有光泽,且呈墨绿色的,一般都体厚坚实;呈黄色的,大多较瘦弱;能挑选到"金毛金爪"的更好;
  2. 看肚脐:肚脐突出来的,一般都脂肥膏满;凹进去的,大多是膘体不足;
  3. 感觉重量:用手拿蟹时还要觉得够"重",这才挑到肥美多膏,蟹肉丰满的大闸蟹;
  4. 看蟹足:蟹足结实,蟹足上的"脚毛"丛生,一般都膘足老健;无毛的,大多是体软无膘;
  5. 看尾部:黄多的母螃蟹尾部比较厚实;
  6. 观察反应:用手或枝条触动其眼睛旁边时,眼珠子会灵活闪动,反应敏捷,或者会"口喷白沫"者,还是够生猛和新鲜的。

吃螃蟹的科学顺序

吃螃蟹科学的顺序是先揭脐、后掀盖、再食砣(躯体),最后吃八只脚和双螯。

  1. 公大闸蟹有蟹膏,个头较大,肚子是尖尖的形状;蟹膏越多说明大闸蟹身上的营养物质越丰富,也说明脂肪含量比较多;
  2. 母大闸蟹有蟹黄,个头较小,肚子是圆圆的形状;蟹黄里含有大量人体所必需的磷脂、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营养价值比较丰富;

大闸蟹的食用建议

  1. 蒸的时候,要把螃蟹捆起来,不然受热的时候,会到处爬,黄和膏就会流失;
  2. 吃公蟹的最佳时节:在野生的环境中,到了农历九月,母蟹的蟹黄长得最丰满最肥,蟹黄足;到了十月,公蟹的蟹膏(蟹油)最香,长得最厚实。所以,过去吃螃蟹,有“九雌十雄”的说法。意思是:农历九月里要吃母蟹,农历十月里要吃公蟹。

本文原文来自搜狗问答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