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今年空气污染天数达16天,吸烟致室内PM2.5爆表
上海今年空气污染天数达16天,吸烟致室内PM2.5爆表
数据显示,截至4月,上海空气污染天数已达16天,远超去年同期(6天),其中1天重度污染、3天中度污染、12天轻度污染,15天的首要污染物为PM2.5。对于今年空气质量的波动,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晏波表示,一方面受气象条件影响,另一方面与本地排放量增加有关,全社会生产生活的绿色转型仍有很大空间。
什么是PM2.5?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细颗粒物。PM2.5颗粒非常小,几乎只有头发丝直径的1/20,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表面可吸附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2016年1月1日,新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在全国实施,其中增加了对PM2.5的监测要求,许多手机软件上也可实时查询PM2.5数值,这项数值与二氧化硫、二氧化碳、臭氧、一氧化碳等污染物浓度综合计算得到的空气质量指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AQI,一旦超标,就会提示用户“轻/中/重度空气污染,请尽量减少/避免外出”。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烟霾”导致污染爆表
吸烟者抽吸卷烟的过程中会产生两部分烟气,一部分由吸烟者直接吸入体内,仅占整个烟气的10%,剩余的90%几乎都弥散在空气中。
清华大学室内环境检测中心曾做过一项实验,在约40平方米大小的会议室中模拟有人抽烟。专业测量设备显示室内平均PM2.5可达到200微克/立方米以上,回调测试过程数据发现,PM2.5浓度最高曾达至1800微克/立方米,超国家标准75微克/立方米的20余倍,而这仅仅是在设置了一名吸烟者吸一根烟的实验条件下测量到的数值!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国外也有学者也对吸烟与室内PM2.5浓度的变化开展过相关研究,Savdie的研究[1]指出吸烟会导致室内PM2.5浓度显著升高,比场所内无人吸烟时的环境背景值高出165倍。Kaplan等[2]选取土耳其12个城市的72家酒店作为观测点,分别监测了酒店入口室外区域、半封闭式的户外就餐区域、大堂区域的PM2.5浓度,并记录了场所内的吸烟人数,发现大堂区域的PM2.5浓度均值最高,且每多一位吸烟者,半封闭区的PM2.5浓度升高2%,室内区域的PM2.5浓度升高4%。
“烟霾”危害身体健康
除了污染“爆表”,这种人为造成的“烟霾”还会严重影响周围非吸烟者的身体健康。从成分上看,卷烟燃烧释放的烟气成分复杂,其中的有害物质达数百种,包含高度成瘾性物质尼古丁、有害气体、致癌物、重金属、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以及颗粒物(包括PM2.5)等,并且这些物质的“伤害值”是可以相互叠加的,有研究[3]指出,烟草中的焦油含量越高,燃烧产生的颗粒物浓度越高,烟雾散发速率越快,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也就越大。
研究资料[4]显示,在通气较差且充满烟草烟雾的室内内仅1小时,被动吸烟者体内碳氧血红蛋白由1.6%上升至2.6%,相当于吸一支中等焦油量的卷烟。长期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可导致呼吸系统及心脑血管系统器官功能异常、甚至诱发肺癌等恶性肿瘤。除此之外,吸烟还会带来“三手烟”问题,由于室内环境存在封闭性及空间小的特点,烟草烟雾中的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在短时间内难以消散[5],这些物质可残留在衣服、墙壁、地毯、家具甚至头发和皮肤表面上,在室内滞留长达数月,持续产生健康危害。
健康提示
目前市面上的空气净化设备还无法完全清除室内残留的烟草烟雾,保护健康不受“烟霾”损害的唯一办法就是全面建设无烟环境,禁止室内吸烟。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做室内洁净环境的守护者,做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参考文献:
[1] Savdie J, Canha N, Buitrago N, et al. Passive exposure to pollutants from a new generation of cigarettes in real life scenario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0, 17(10): 3455)
[2] Kaplan B, Carkoglu A, Ergor G, et al. Evaluation of Secondhand Smoke Using PM2.5 and Observations in a Random Stratified Sample in Hospitality Venues from 12 Cities.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9;16(8):1381. Published 2019 Apr 17. doi:10.3390/ijerph16081381
[3] 李娜,张金萍,李怡. 香烟产生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浓度分布及散发特征 [J]. 建筑科学, 2020, 36 (08): 14-20. DOI:10.13614/j.cnki.11-1962/tu.2020.08.03.
[4] 程胜高,刘卓,黄凡,等.吸烟对室内空气的影响及防治措施[J].环境保护,2002,(04):30-31.
[5] 吴伟伟,许忠杨,赵桂芝,等. 烟草烟雾对室内空气颗粒物浓度的影响 [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9, 31 (01): 1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