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五子登科”背后的历史故事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13:2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五子登科”背后的历史故事

“五子登科”是一句流传很广的谚语,同时也是古人的美好愿望,它指的是一门五子在科举考试中都金榜题名。这个谚语的背后,还有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距今1000多年前的五代十国时期,当时后周燕山府有一窦姓家族。这家的主人叫窦禹钧,但人们习惯性地称他为“窦燕山”。

作为一个富有的商人,他曾经也是唯利是图,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因此做了许多昧良心、伤天害理的事情。

有一日,窦燕山梦见了自己死去的父亲,父亲板着面孔,厉声责骂他心术不正、品行不端,眼里只有钱,如果继续下去,就会命中无子,只有多行善事才能逢凶化吉,子孙兴旺。

听了父亲的训诫、教诲,窦燕山猛然醒悟,暗下决心弃旧图新,好好做人。于是他梦醒之后,开始做善事一一

有一个人偷了二百千钱,自己写了一个卖女的契约,放在幼女的背上,说:“永卖此女,以偿还所偷的钱。”然后就逃跑了。

窦燕山见此情景,心生怜悯,便出钱将女孩赎回,并送还给她的父母。此外,他还经常资助贫困人家,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他的善行逐渐传开,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乐善好施、品德高尚的人。

窦燕山的善行感动了上天,他的五个儿子——窦仪、窦俨、窦侃、窦偁、窦僖——都考中了进士,其中窦仪、窦俨还分别官至礼部尚书和礼部侍郎。这个消息传开后,人们都称颂窦家为“五子登科”,窦燕山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教子有方的典范。

这个故事体现了中国古代重视品德修养和家庭教育的传统价值观,同时也告诉我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只要我们改过自新,积德行善,就一定能够得到好的回报。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