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车位共享+周边借位:社工巧解X小区停车困局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28:2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车位共享+周边借位:社工巧解X小区停车困局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小区停车难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如何有效化解这一矛盾,考验着基层治理的能力。本文通过一个具体案例,展示了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解决停车难问题中的独特价值。

案例背景

X小区是一个建成多年、拥有500多户居民的中型住宅小区。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区内的汽车保有量呈爆发式增长。然而,小区在建设初期规划的停车位数量严重不足,供需比例失衡,这成为小区居民和物业管理处之间的突出矛盾点。

业主W先生是一位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年轻白领,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他经常需要加班至深夜。每次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小区,却面临着无处停车的困境,这让他感到无比苦恼。W先生曾多次向物业管理处反映情况,希望能够得到解决,但每次得到的答复都不尽如人意,问题始终未能得到妥善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W先生的不满情绪逐渐累积,他与物业管理处的关系也越发紧张。最终,W先生在小区业主群里频繁发声抱怨,并强烈呼吁其他业主一起抵制物业管理处不合理的停车管理措施。

寻解导向模式的介入过程

寻解导向模式强调关注问题的解决办法而非问题本身的成因,注重挖掘当事人的优势和资源,以达成快速、有效的解决方案。在本案例中,社工运用寻解导向模式,按照以下详细步骤进行了介入。

(一)建立关系与收集信息

社工首先主动联系了W先生和物业管理处负责人,分别与他们进行了深入、坦诚的交流,旨在建立起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

在与W先生的初次会面中,社工选择了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让W先生能够放松心情,畅所欲言。W先生一开始情绪激动,言辞激烈地指责物业管理处的种种不是。社工始终保持耐心和理解,认真倾听,并不时点头表示认同和同情。当W先生的情绪逐渐平复后,社工开始引导他详细讲述自己的停车困扰,包括具体的时间、地点和经历。通过耐心倾听,社工了解到W先生并非故意找碴儿,而是真的因每天的停车问题感到心力交瘁。

与此同时,社工也与物业管理处的负责人进行了沟通。物业管理处负责人大倒苦水,称他们已尽力在解决停车问题,但由于资源有限和部分业主的不配合,工作开展得十分艰难。社工认真听取了负责人的陈述,并向其索要了小区停车位的详细分布图纸、现有停车位的使用情况记录以及现行的停车管理规定等相关资料。

(二)明确期望与可行目标

经过进一步的沟通和交流,社工帮助W先生更加清晰地梳理了自己的期望和诉求。W先生表示,他认为最理想的情况是能够在小区内拥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夜间停车位,这样他每天回家就不必再为停车而烦恼。但他也明白,鉴于小区当前停车位极度紧张的现状,这一愿望可能在短期内难以实现。

基于对小区实际情况的全面了解和评估,社工与W先生共同探讨并制定了一个更为现实可行的短期目标:在一周内找到能够显著改善当前停车困境的初步方案,并争取在一个月内见到实际效果。为了确保目标的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社工与W先生将目标进一步细化为具体的行动步骤和指标,如在一周内与物业管理处和其他相关方进行至少2次的沟通协商,收集至少3个可行的解决方案等。

(三)挖掘潜在资源与优势

社工与物业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一同对小区内的停车资源进行了全面、细致的重新梳理和排查。社工发现,小区内虽然表面上停车位已满,但实际上有部分业主拥有多个停车位,而这些车位在某些时段的使用频率并不高。此外,经过实地考察和调研,社工还了解到小区周边的一家企业停车场在夜间有相当数量的闲置车位,但由于信息不对称,这些闲置资源一直未被充分利用。

随着对W先生个人情况的深入了解,社工发现W先生在小区内的人缘较好,不少业主对他的遭遇表示同情。而且,W先生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在业主当中有一定的号召力。

(四)制订并实施解决方案

一方面,针对小区内部分业主拥有多余停车位的情况,社工向物业管理处提出了创新性的建议,提议物业管理处主动与这些业主进行协商,鼓励他们在夜间将闲置的车位出租给像W先生这样有迫切需求的业主。为了确保协商的顺利进行,物业管理处可以从中协调,制定合理的出租价格和规则,并适当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用于维护小区的停车设施和管理服务。

另一方面,社工积极与周边企业停车场进行沟通和洽谈,成功与其达成合作协议。企业停车场将在夜间为小区业主提供一定数量的优惠停车服务。为了方便业主办理相关手续,物业管理处统一负责组织和协调工作,包括收集业主的申请资料、与企业停车场对接办理停车证等。

为了建立长效的停车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业主的自治作用,社工协助业主组织成立了小区业主停车自治小组。W先生因其积极的态度和较强的组织能力,被大家一致推举为组长。该小组的主要职责包括收集业主对停车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监督物业管理处的停车管理工作是否到位、公平、合理,并定期向全体业主通报相关情况,确保信息的公开透明。

此外,社工还积极向业主普及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成立的相关法规及政策流程等知识。社工通过组织社区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让业主们了解成立业主委员会对于维护自身权益、改善小区管理的重要性。同时,社工积极对接街道、社区等相关部门,推动小区业主大会的召开以及业主委员会的成立。在这个过程中,社工协助街道和社区进行筹备工作,包括确定会议议程、组织业主代表选举等,为业主大会的顺利召开和业主委员会的成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五)跟踪与调整服务

在解决方案实施的过程中,社工始终保持密切关注,持续跟踪进展情况,并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例如,在推动小区内车位出租的过程中,部分拥有多余车位的业主对出租价格存在较大分歧,认为价格过低,不符合他们的预期。社工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介入协调。社工一方面向业主解释当前小区停车的紧张状况以及出租车位对于缓解整体停车压力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根据市场行情和小区的实际情况,对出租价格进行了重新评估和调整,制定了一个更为合理的出租价格区间,既保障了出租业主的利益,又能够让需求方接受。

在推广周边企业停车场的合作方案时,部分业主对企业停车场的距离和夜间安全问题表示了顾虑。社工迅速与企业沟通,协商解决方案。企业停车场同意增加夜间安保人员和巡逻次数,并在停车场内设置了更加清晰的引导标识和照明设施,以提高安全性和便利性。为进一步打消业主的顾虑,社工还组织了几次实地考察活动,让业主亲自感受到企业停车场的环境和服务。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和各方的积极配合,W先生成功租到了一个夜间闲置车位,不再为回家停车而烦恼。同时,小区与周边企业停车场的合作也进展顺利,为其他有类似需求的业主提供了更多的停车选择。随着停车问题的逐步解决,W先生对物业管理处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从之前的激烈对抗转为积极配合和支持物业管理处的工作。在W先生的带动下,小区的其他业主对物业管理处的态度也有所改观,业主与物业管理处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明显缓和。

经验与启示

  1. 关注问题解决而非成因。寻解导向模式避免了在问题成因上的过多纠缠和责任推诿,能够迅速将焦点集中在如何解决问题上,提高了调解的效率和效果。面对复杂的物管纠纷时,往往容易陷入对过去问题的追溯和指责中。这样做不仅耗费时间和精力,而且往往无法有效地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相反,通过关注解决方案,能够更加积极地调动各方资源,寻找切实可行的途径,快速缓解矛盾,实现问题的解决。

  2. 激发当事人的积极性。在调解过程中,社工要通过引导当事人明确目标和期望,使其主动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当事人对问题的感受最为直接和深刻,他们往往具有解决问题的内在动力和潜力。社工的任务就是激发这种动力,帮助他们明确方向,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引导,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3. 充分挖掘潜在资源。深入挖掘社区内外的潜在资源,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新性思路。在解决物管纠纷等社区问题时,社工不能仅仅局限于现有的资源和条件,而应该以开放的思维和视角,去发现那些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这些资源可能包括社区内的闲置空间、业主的个人技能和特长、周边企业的合作机会等。合理整合和利用资源,能够为问题的解决创造更多有利条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

  4. 持续跟踪与调整。解决方案的实施并非一劳永逸,需要不断跟踪和评估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和优化。社区问题往往具有动态性和复杂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社工必须密切关注实际效果,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策略和措施,确保解决方案能够真正落地生根,取得长期稳定的效果。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社会工作》2024年7月下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