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加码技术创新,中国废塑料回收产业驶入快车道
政策加码技术创新,中国废塑料回收产业驶入快车道
近年来,中国废塑料回收利用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更是达到了1025.7亿元。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废塑料回收利用技术不断涌现,提高了废塑料的回收率和再生利用率,降低了处理成本,为废塑料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这些新技术不仅促进了资源的高效利用,也符合绿色低碳和循环经济的要求,推动了整个行业的绿色发展。
废塑料回收再利用的经济效益
资源节约
塑料制品的生产离不开石油,而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据统计,全球每年用于生产塑料的石油约占总消耗量的4%。通过废塑料回收再利用,可以显著减少对原油的需求。据估算,每回收1吨废塑料,可以节约6吨原油。这意味着,仅2021年中国废塑料回收的1900万吨,就相当于节约了1.14亿吨原油,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能源节约
除了节约资源,废塑料回收再利用还能显著降低能耗。与生产新品塑料相比,回收再利用废塑料可以节省约80%的能源。在全球能源紧张的背景下,这种节能效果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成本优势
废塑料回收再利用的成本远低于新品原料。据专家估算,废塑料回收再利用的成本仅为新品原料的1/3至1/2。这意味着,使用再生塑料可以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例如,金发科技公司2021年再生塑料销量达到18.21万吨,同比增长31.29%,显示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市场前景
随着全球对塑料污染问题的重视,废塑料回收再利用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废塑料回收率有望达到50%。这意味着,废塑料回收再利用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目前,中国废塑料回收利用产值已达到1050亿元,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这一数字有望进一步增长。
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双轮驱动
技术创新是推动废塑料回收再利用产业发展的关键。近年来,一些新技术的出现为废塑料回收带来了新的可能。
华东师范大学研发的常温常压下塑料降解技术,可以快速分解多种塑料,并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
中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分子筛催化剂,在较低温度下将聚乙烯转化为高品质汽油,产率高达80%。
霍尼韦尔与汉能清源合作,采用UpCycle工艺技术建设废塑料回收工厂,年处理能力达3万吨。该技术可将混合废弃塑料转化为再生聚合物原料,有助于提升全球废塑料回收率至90%。
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为废塑料回收再利用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废塑料回收再利用产业的发展。
2021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强废塑料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强塑料垃圾分类回收和再生利用。
2021年9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明确加大塑料废弃物再生利用的任务。
2024年,财政部、商务部发布的《关于支持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的通知》完善城乡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统筹使用补助资金完善城乡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支持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新建、改扩建废旧家电专业型分拣中心以及包含废旧家电家具等业务的综合性再生资源分拣中心,拓展再生资源集聚、分拣、消纳等功能。
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发布相关政策推进产业发展。例如,上海市发布《上海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计划(2024-2027年)》推动资源高水平再生利用。加快建设老港、临港等一批高水平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完善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持续提升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技术水平和产业能级。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废塑料回收再利用产业前景光明,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回收成本高:废塑料的收集、分类和运输成本较高,影响了回收的积极性。
技术制约:目前的回收技术仍存在产品降级、附加值不高等问题。
再生塑料推广难:由于价格、质量等原因,再生塑料的市场接受度仍有待提高。
面对这些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政府应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技术创新;企业应积极研发新技术,提高回收效率和产品质量;公众则应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废塑料的分类回收。
废塑料回收再利用,不仅是一项环保事业,更是一个充满潜力的新兴产业。它不仅能够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还能为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让我们共同努力,将废塑料变废为宝,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