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推行生态安葬成效显著:2600余例海葬节约土地近130亩
西安推行生态安葬成效显著:2600余例海葬节约土地近130亩
2024年,西安市累计实施海葬2600余例,撒放骨灰1.3万余具,节约土地近130亩。这一串数字背后,是西安在推行生态安葬、倡导绿色殡葬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政策引领,创新突破
近年来,西安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安葬工作,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文件,为海葬等生态安葬方式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2016年,民政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西安积极响应,制定本地实施细则,明确对选择生态安葬方式的群众给予资金奖励。具体来说,选择壁葬、草坪葬的奖励2000元,选择海葬、骨灰散撒的奖励高达5000元。
阎良汉皇树葬墓园是西安市生态安葬的示范点,这里不仅有传统的树葬,还创新推出了花坛葬、草坪葬等多种生态安葬方式。墓园总经理沈文介绍,一个两人合葬的树葬墓穴售价为9900元,扣除政府补贴后,实际支付仅需3900元,不到传统墓葬价格的十分之一。
环保效益显著,社会反响良好
生态安葬不仅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更带来了显著的环保效益。以海葬为例,骨灰撒入大海后,不会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反而能为海洋生物提供养分。同时,海葬不占用土地,有效缓解了城市用地紧张的问题。
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接受并选择生态安葬方式。张志强夫妇选择海葬的故事在西安广为流传。张志强带着妻子的骨灰来到天津参加海葬活动,他说:“妻子生前就向往大海,现在她和大海融为一体,每次看到大海都能想起她,这也是一种祭奠方式。”
面临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西安在推广海葬等生态安葬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传统观念的转变需要时间,部分群众对生态安葬仍存在抵触情绪。此外,生态安葬服务的供给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升。目前,西安市每年只能举办有限的海葬活动,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未来,西安市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推动生态安葬发展:
- 加强政策宣传,转变群众观念
- 扩大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
- 完善奖补机制,减轻群众负担
- 推动立法进程,提供法律保障
西安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大力推进生态安葬工作,让绿色殡葬理念深入人心,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