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猫》口碑30年反转:从被低估到最温暖的治愈系动画
《龙猫》口碑30年反转:从被低估到最温暖的治愈系动画
《龙猫》是宫崎骏1988年的经典动画作品,自上映以来,其口碑经历了从平淡到辉煌的转变。这部电影以简洁的故事情节和温暖的乡村生活画面,触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弦。让我们一起走进《龙猫》的世界,探寻它为何能成为一部跨越时代的治愈系电影。
1988年,《龙猫》在日本上映时,反响平平,口碑更是被同时间上映的《再见萤火虫》压过。人们评价《龙猫》为宫崎骏系列电影中最稚拙的、无深度的。然而,3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对《龙猫》的评价已经完全改变,将其誉为最童真、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这种近乎翻转式的口碑变化,或许能从现代人的生活中找到一些答案。
对于不同年代的观众来说,《龙猫》所展现的背景有着不同的意义。对于80年代的观众来说,电影中的乡村生活场景离他们的实际生活较近,而对2018年已经熟悉都市生活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仿佛描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龙猫》的故事简单纯粹,主要讲述了小月和妹妹小梅因为母亲生病的缘故,被迫搬离城市住进乡下,小梅误打误撞闯进森林守护神——龙猫的住所。很难想象,一向以想象力丰富的宫崎骏,这一次竟然向自己的想象力妥协了。《龙猫》的世界只有木屋、流水、田野与自行车。这应该算他所有作品中,最恬淡的一部。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乡村生活的憧憬越来越强烈,这或许就是造成《龙猫》口碑大转弯的原因之一。人们终于发觉了宫崎骏30年前在《龙猫》身上想表达的东西,很难说这是不是他对于都市生活透彻的感悟,但是这部动画确实是超前的。
《龙猫》里所有人物都是正面、友善的。包括看上去很阴郁的邻居婆婆,稀奇古怪的煤煤虫,路上耕田的伯伯。他们热心亲切,自给自足,同时也怀着对这片森林深深的敬畏。在他们的世界,是不存在“戒心”的。这是这个乡村最可爱的地方,也是城市中最缺少的地方。所以三十年过去,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却被《龙猫》触碰的越强烈,可能内心深处,我们依然保存着一份稚嫩。
在这90分钟里,你可以暂时忘掉加班、忘掉爱情、忘掉纷扰,静静的看完它,因为太嘈杂的地方,精灵是不会出现的。如果都市不值得你播种,龙猫会予你一张前往森林的通行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