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实:含钾减钠盐可降压3.3mmHg,年避50万心血管病例
研究证实:含钾减钠盐可降压3.3mmHg,年避50万心血管病例
含钾减钠盐,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特殊工艺将食盐中的钠含量降低,同时增加钾的含量。这种盐通常含75%氯化钠和25%氯化钾,不仅保留了普通食盐的咸味,更兼具了降压和保护心血管的双重功效。
降压效果显著,心血管获益明确
研究表明,含钾减钠盐在降低血压方面效果显著。一项名为SSaSS(代盐和脑卒中研究)的研究,纳入了20,995名参与者,其中包括有中风病史或6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研究发现,使用含钾减钠盐后,参与者的收缩压平均降低了3.3 mmHg。这一效果主要归因于钾摄入量的增加,研究显示约3/4的收缩压下降是由钾摄入量增加引起的,而仅有1/4是由于钠摄入量的减少。
含钾减钠盐对心血管健康的保护作用不仅限于降压。世界卫生组织的《2023年全球高血压报告》指出,使用含钾减钠盐是降低血压和预防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经济实惠的策略”。一项模拟研究显示,在中国,如果全面推广使用含钾减钠盐,每年可避免近50万例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病例。
适用人群广泛,使用场景多样
含钾减钠盐的适用人群非常广泛。根据《中国低钠盐推广应用指南》,以下人群特别推荐使用:
- 高血压患者:无论是否服用降压药,使用含钾减钠盐均具有明确的降压作用。
-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包括曾经罹患脑卒中、冠心病、外周血管病或未来10年心血管病风险≥10%的人群。
- 中老年人群:含钾减钠盐在该人群中具有明确的降压作用和减少心血管病事件的效果。
- 血压正常的健康人群:虽然证据等级略低,但仍建议考虑使用以预防高血压。
值得注意的是,肾功能不全患者(eGFR<60 ml/min/1.73 m2)和高钾血症患者需谨慎使用。肾功能不全患者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而高钾血症患者则不宜使用。
在使用场景方面,含钾减钠盐适用于多种场合:
- 家庭烹饪:在家庭烹饪中使用含钾减钠盐替代普通盐,具有明确的降压作用和减少心血管病事件的效果。
- 集中养老机构:在集中养老机构使用含钾减钠盐替代普通盐,具有明显的降压效果。
- 商业餐厅及食品加工企业:虽然证据等级略低,但仍建议考虑使用,并在产品上清楚标识,供消费者选择。
推广价值与意义
含钾减钠盐的推广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目前,全球有47个国家生产和销售低钠盐,我国生产的低钠盐品种已超过70种。然而,由于认知不足和供应有限,含钾减钠盐的使用率仍然较低。
为了推动含钾减钠盐的普及,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 政府应提供价格补贴,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
- 医疗机构和学术组织应将盐替代纳入相关疾病防治指南。
- 临床医生应积极推荐患者使用。
- 媒体应加强公众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认知度。
- 盐业部门应积极生产和销售,扩大市场供应。
含钾减钠盐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调味品,更是一种经济实惠的健康干预手段。它不需要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改善心血管健康,降低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风险。对于高血压患者和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来说,这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健康人群而言,这也是一个预防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良好选择。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钾摄入量应≥3.5 g,但全球平均钾摄入量仅为2.25 g/d。在当前全球心血管疾病负担日益加重的背景下,含钾减钠盐的推广和使用,无疑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