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明清宫廷岁朝图里的新年秘密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42:5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明清宫廷岁朝图里的新年秘密

岁朝图是中国古代绘画中一个独特的题材,专门描绘农历正月初一的新年景象。它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的新年习俗,更凝结了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在明清宫廷绘画中,岁朝图达到了艺术的巅峰,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新年文化的重要资料。

01

明清宫廷的岁朝图杰作

明宪宗《岁朝佳兆图》:驱邪纳福的宫廷意象

明宪宗朱见深的《岁朝佳兆图》创作于成化辛丑年(1481年),是明代宫廷岁朝图的代表作。画面中,钟馗头戴破帽,身着宽袍,右手执如意,左手挟小鬼,双目炯炯有神,紧盯前方飞舞的蝙蝠,疾步前行。钟馗作为道教中的俗神,专司驱邪捉鬼,是新年期间常见的吉祥形象。

画面中的吉祥物寓意深远:

  • 柿子:外形光滑圆润、颜色微微泛红,寓意吉祥与喜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柿子象征事事如意。“柿”谐音“事”,与其他物件组合时,包含了丰富的吉祥寓意。画面中的两个柿子,即寓意好事成双。
  • 蝙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种瑞兽,因为它的名字里有“蝠”字,和“福”字谐音。在《岁朝佳兆图》中,蝙蝠与其他形象组合,形成了多种吉祥含义。如飞舞在眼前的蝙蝠,寓意福在眼前;从上往下飞的蝙蝠,寓意福从天降。而蝙蝠与如意共画面时,又有幸福如意之意。
  • 柏树:是一种长寿树种,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新年烧柏枝可以驱邪避疫、健康长寿。另外“柏”字与“百”谐音,因而又寓意长命百岁、百业兴旺。因此,柏枝、柿子与蝙蝠组合时,寓意百事有福;柿子、柏枝、如意组合,又寓意百事如意。

画面左上角的题诗《柏柿如意》:“一脉春回暖气随,风云万里值明时。画图今日来佳兆,如意年年百事宜。”明宪宗在诗中,抒发了新旧年更替、阳光明媚、春意融融的喜悦,认为这是大展宏图的绝佳良机。他通过绘画方式来描绘这样好的兆头,以表达佳节到来的喜悦,并借此希望每年能够诸事顺利、万事大吉。

清乾隆《先春如意图》:吉祥物的巧妙组合

清乾隆皇帝的《先春如意图》创作于甲戌年(1754年)春,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画面中,梅枝、柿子、如意、百合等吉祥物巧妙组合,营造出浓厚的新年氛围。

  • 梅枝:两根梅枝被插入梅瓶中,枝条上梅花若干,或含苞待放,或吐出嫩芽,或傲然绽放。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坚韧不拔、迎春报喜。
  • 柿子:两个柿子被“串”在一个树梢上,其果实饱满圆润令人馋涎欲滴,蒂叶简洁优美如绽放的四瓣花。柿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事事如意的文化内涵。
  • 如意:如意修长高雅,造型如灵芝,头部如菌盖,手柄如菌柄。如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幸福如意。
  • 百合:花形挺拔,花瓣娇美,簇拥着花蕊,静待绽放。百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百年好合、和睦美满。

这些吉祥物的组合,不仅表达了传春报喜、健康长寿、万事如意等丰富寓意,还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新韶如意”的纹饰,寓意新年万事如意。“韶”为古代乐曲名,意为美好,“新韶”即新年之意。

画面右侧的乾隆款题诗:“舒叠阳交泰,群雍物喜春。载咨京兆尹,敬事出耕人。瑞旭腾楼紫,祥光焕胜青。上林春似海,作寿祝慈宁。律分昨夜与今朝,迎面风来果是条。底识春园绝胜处,冰花火树凑初韶。”乾隆帝在诗中,表达了春天气温变暖、农事逐渐繁忙的喜悦,想象了祥瑞之气在皇家宫殿、园林中缭绕的美好画面,抒发了对国泰民安、长寿安宁的祝福,感受了春风拂面、春意盎然的浓厚气息,寄托了对春天的美好愿望。

02

岁朝图中的吉祥寓意

岁朝图中的吉祥寓意主要通过谐音、象征和典故来表达。常见的吉祥物包括:

  • 蝙蝠:与“福”谐音,象征福气
  • 柿子:寓意事事如意
  • 柏枝:象征长命百岁
  • 梅花:代表报春和坚韧
  • 如意:象征幸福如意
  • 百合:寓意百年好合
  • 爆竹:驱邪避凶,迎接新年

这些吉祥物的组合,不仅展现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艺术特色。

03

岁朝图的文化传承与历史价值

岁朝图不仅是宫廷绘画的重要题材,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新年习俗的宝贵资料。它反映了明清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展现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通过欣赏这些精美的岁朝图,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新年习俗和文化传承,感受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岁朝图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题材,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它不仅是研究中国古代新年习俗的重要资料,更是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生活、文化传统和艺术成就的窗口。在当今社会,岁朝图依然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它提醒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珍惜当下,展望未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