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创立截拳道:以“无法”开创武术新境界
李小龙创立截拳道:以“无法”开创武术新境界
李小龙的影响远不止于武术界,作为功夫电影的开创者,他以其精湛的武打技艺为观众带来了无数震撼人心的瞬间。李小龙以实战格斗为出发点,以咏春拳为基石,深入钻研空手道、拳击、泰拳、菲律宾拳术、柔术、击剑等总计26种世界武道精华,汲取中西方哲学的智慧,并融合中国传统武术思想的精髓。他以武入哲,开创出了一种独具匠心的武术理念,并于1967年正式命名为“截拳道”,通过媒体广泛传播,让更多人得以领略其深邃内涵。
截拳道的核心理念是“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这一思想深刻揭示了武术的精髓,指引人们走向自我解放的自由之路。李小龙在后期的教学中,对其后院弟子如黄锦铭等进行了更为严格的训练方法和教授方法的指导,使得截拳道逐渐形成了独特且实用的实战技术。他的教学不仅注重技术的传授,更强调对武术精神的领悟和传承,使得截拳道成为了一种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武术体系。
为什么是哲学
哲学使得截拳道理论得以完善,截拳道的创立使李小龙武学走上了巅峰,李小龙和振藩截拳道相互成就最终指向自我解放之路!
李小龙曾这样评价自己的截拳道:“它是宁静灵魂之艺术,宁静的如同月光洒在深邃的湖泊上。”
这对许多不了解李小龙的人来说难以理解,甚至对李小龙的众多国外弟子来说也是吃惊不已。因为这和李小龙对弟子实际的教学中更强调有效性和绝对自由略有不同。这就要说到李小龙创立截拳道的背景与初衷了。
从童年到少年时期,李小龙格外调皮捣蛋、脾气暴躁,很霸道,不仅小伙伴们刻意躲着他,连大人有时都让他三分。甚至遇到不顺眼的人就想打他。
在步入大学之前的那段时间经常被“胜利”、“荣誉”所困惑,常常问自己:
- 胜利了又怎样?
- 为什么人们把胜利看的那么重要?
- 什么才是荣誉?
- 什么样的“战胜”才是光荣的?
导师以其刨根问底的发问精神,回应一句“哲学会告诉你为了什么才活着。”
从小学习太极拳并对“道”早有研究,渐渐播下了李小龙理智分析和独立思考的种子。对中国武术的痴迷自然使李小龙对中国武术的历史追本溯源。每种功夫都有其固定的套路招式,但李小龙认为这不符合创始人的原始意图,形式会阻碍进步,哲学也是。在李小龙看来中国武术的理论和哲学的边界已经模糊不清。
哲学让我把截拳道带入了武术界新领域,而截拳道则让我的演艺生涯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看到了新的起点。-李小龙
振藩国术馆
李小龙在步入大学殿堂之后,对武术的探究与推广的执着与热情丝毫未减,反而如同熊熊烈火般愈发旺盛。
1962年,正值李小龙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攻读大二之际,他毅然决然地租用了校园内一个偏僻的停车场角落,精心布置并挂上了“振藩国术馆”的醒目标牌。
本文原文来自百度百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