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获评“国际花园城市”,多措并举守护漠阳江生态
阳江市获评“国际花园城市”,多措并举守护漠阳江生态
2024年11月,阳江市以小组第一名的成绩获评“国际花园城市”荣誉称号,这是对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认可。作为粤西地区的重要河流,漠阳江的生态保护是阳江市打造“国际花园城市”的关键一环。
全面推行林长制,守护绿色生态屏障
阳江市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鹅凰嶂自然保护区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在维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阳江市政协委员林喜珀建议,要加大对保护区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森林资源智能管理,持续开展生态监测以及珍稀濒危及特有植物的扩繁等工作。
同时,阳江市还注重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古树名木是林木资源的瑰宝,具有重要的科研、文化、旅游价值。阳江市将继续深挖古树名木资源、开展普查核实、健全监管体系、完善保护措施、强化安全管理,尤其是要保护好古树名木原生地的生态环境,减少人为干扰。
推进碧道建设,打造人水和谐新空间
碧道建设是推进绿美阳江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阳江市政协委员林映彤建议,在碧道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当地群众的意见,适当加入当地特色元素,形成碧道管理的长效机制。
倡导绿色低碳发展,释放生态价值
在保护好生态资源的基础上,阳江市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换,充分释放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鹅凰嶂自然保护区不仅物种资源丰富,拥有强大的森林碳汇能力,还推出了“峨凰嶂”蜂蜜、“峨凰嶂”鱼等特色农产品。下一步,阳江市将进一步培优培强“峨凰嶂”特色农产品,打响“峨凰嶂”农业品牌,带动周边群众致富增收。
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印证保护成效
阳江市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7月环境空气质量AQI达标率100%,环境空气综合指数1.23,同比下降17.4%。六项污染物指标日评价浓度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中细颗粒物(PM2.5)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2.2%;臭氧6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9.9%。此外,7月份降雨pH值为6.7~6.9,无酸雨样品。
科学规划引领未来发展方向
近日,阳江市印发实施《漠阳江水域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该规划涉及漠阳江总长度231.011千米,主要内容包括岸线控制线和岸线功能区划定。规划将岸线功能区分为保护区、保留区、控制利用区,比例分别为31.20%、28.38%和40.42%。
经验总结与未来展望
阳江市通过全面推行林长制、推进碧道建设、倡导绿色低碳发展等措施,有效保护了漠阳江的生态环境。同时,科学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为生态保护提供了数据支持,而《漠阳江水域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则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阳江市的生态保护经验,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