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山东海参价格暴跌,养殖户如何应对?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34:5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山东海参价格暴跌,养殖户如何应对?

近日,山东海参价格遭遇暴跌,最低至30元/斤,与10年前的价格持平。这一现象引起广泛关注,养殖户们纷纷采取措施应对市场冲击。

价格暴跌背后的原因

据烟台海参产业联合会副会长李效平分析,今年的海参价格大幅下降,主要受经济环境影响以及去年日本核废水排放导致的短暂“抢购潮”影响。但更根本的原因在于海参养殖产量逐年提高导致供大于求,尤其是南方(主要指福建)网箱养殖刺参成功,对海参市场造成冲击。

据了解,早在2003年,福建省霞浦县渔民就开始自发养殖海参,当地渔民利用依托南方冬天海水温度高的养殖优势,缩短海参生长周期。具体来说,每年秋季,霞浦的海参养殖户到辽宁、山东等地购买半成品海参,然后拉回当地继续养。由于南方冬天海水温度高,适宜海参生长,经过半年时间,就能长到相应大小,而在北方则还需要至少一年。到2023年,霞浦县海参产量达到4.7万吨,产值63亿元,已经成为“北参南养”的主产区。

养殖户的应对之道

面对价格暴跌,山东的海参养殖户和企业纷纷采取措施应对市场冲击。

在威海地区,许多养殖户改变了传统的单一养殖模式,转而采用混合养殖方式。比如养殖户王大江将其80亩海参养殖池改造成海参、南美白虾、基围虾、螃蟹等混合养殖模式。“目前,威海地区的海参养殖户大部分是通过这种混养模式来降低海参生产成本,增加利润空间。”王大江介绍,仅螃蟹、基围虾和南美白虾每年就能收入30万元左右。

一些企业则选择开发高端产品和多元化经营。在荣成市成山镇西霞口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山东西霞口海珍品股份有限公司不仅专注野生海参养殖,还积极探索野生鲍鱼的繁殖和海胆、海螺的养殖,并从俄罗斯引进帝王蟹进行养殖。该公司总经理田树地表示,野生海参捕捞要看天吃饭,为了降低风险提高收益,公司近年来在积极探索多元化养殖。

作为海参行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好当家”在应对海参市场疲软及抵御养殖风险方面更有经验。“今年海参市场的价格波动挺大,但我们现在没受什么影响。”好当家集团销售公司经理张洪发说,公司所有产品的原料都来自自己的5万亩海参养殖基地。当海参价格高时,公司在满足自己原料供应的同时可以向市场销售海参;当价格低迷时,公司也可以把多的原料做成盐渍参进行储备。该公司还与山东省科学院合作研发海参深加工产品,目前已研发出液体海参、海参多糖、海参油、海参胶囊、海参面膜等50多种海参深加工产品,涉及20多个品类。

专家观点:市场正在寻找新平衡

李效平表示,目前市场上中低端海参的价格较往年大幅下降,腰斩都不止。但底播和野生海参由于数量相对较少,所以价格还算坚挺。他提到,虽然相关部门没有明确统计数据,但保守估计,山东海参加工和批发量至少占到全国总量的60%。因此,当海参市场遇冷时,全国都在看山东如何破局。

从长远来看,海参市场前景依然广阔。预计到2026年,中国海参全产业链市场规模将达1636.6亿元。但行业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此次价格波动不仅考验着养殖户的智慧,也为整个海参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在保证品质的同时降低成本,如何开发更多高附加值的产品,如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些都是行业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只有不断创新和优化,海参产业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