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央视春晚玩转虚拟现实黑科技
2025央视春晚玩转虚拟现实黑科技
2025年央视春晚在技术创新方面再次实现突破,特别是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应用上,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
AR虚拟技术让春晚“触手可及”
今年春晚首次推出视障版和听障版无障碍转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AR虚拟技术的应用。手语演员通过AR虚拟技术,仿佛置身于春晚演播大厅进行手语“解说”。竖屏多画面包装同步呈现春晚实况与手语演员画面,辅以AI语音技术制作字幕,满足听障人士的观看需求。
同时,通过音频对春晚节目进行创作解读与背景拓展,让视障人士更好地“听”春晚。这种创新性的无障碍转播方式,让更多的观众能够享受到春晚的魅力。
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
虚拟现实技术在春晚舞台上的应用,让观众即使在家也能感受到身临其境的观演体验。今年春晚首次在演播大厅顶部部署由30台相机组成的云上多视角拍摄系统,以“演播厅天空环绕视角”进行摄制。利用立体视觉AI算法对多机位信号进行实时3D点云渲染,形成春晚的3D视频,并采用智能虚拟运镜手法,为观众呈现通过摄像机难以拍摄的影像视频。
这种特殊视角的拍摄方式,让观众能够从更多维度欣赏春晚节目,增强了观看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从2019到2025:春晚技术创新之路
回顾近年来春晚的技术创新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脉络:
- 2019年:首次将智能语音客户端软件系统应用于春晚重播节目的字幕制作
- 2020年:首次使用AI智能剪辑技术
- 2021年:首次采用AI+VR裸眼3D演播室技术
- 2022年:首次采用AI多模态动捕系统
- 2024年:广泛运用AI技术,包括沉浸式交互系统和自由视角拍摄
- 2025年:首次实现AR虚拟手语解说和多视角3D视频拍摄
未来展望:AI与VR将如何改变春晚?
随着AI和VR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春晚舞台必将带来更多突破想象的视觉盛宴。例如,全球领先的AI研究机构OpenAI推出的Sora文生视频大模型,可以单独使用文本指令或结合文本与图像,创建长达60秒的一镜到底视频。这类技术的应用,将极大便利创作者的制作,为观众带来更加逼真、生动的视听体验。
可以预见,AI将成为辅助节目制作的重要工具,内容生产者的创作过程正在被重新定义。而虚拟现实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让观众不再局限于被动观看,而是能够真正参与到节目中,实现真正的沉浸式体验。
2025年央视春晚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的创新应用,不仅提升了节目的观赏性,也让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展现了中国科技创新的实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春晚必将带来更多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