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秦声入骨说安万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48:4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秦声入骨说安万

近日,甘肃秦腔演员安万火了,中国最古老剧种之一的秦腔也在这个冬天成为"顶流"。

从正午到夜晚,台上一声秦腔开嗓,台下人潮久久不散,找回了秦腔的原汁原味。

这是秦腔艺术在沉寂多年之后的又一次"沸腾",而让秦腔变成演唱会的人,正是安万。

情系"花脸"

小时候的安万样貌不佳,天生"花脸",没有同桌,没有朋友,走在路上总躲着别人。只有在乡间河畔,在芦苇丛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落,心灵才得以放松治愈。在这安万内心最柔软的河边,也成为他戏曲萌芽的地方。

直到九岁的时候,一次戏班快开戏了缺人,他就到台上顶替,没想到,脸上涂了油彩的安万,赢得了一片喝彩声。自此,屡屡被否定的人生,被秦腔扭转了。

花脸是秦腔中的一种重要角色,需要演员用极高的技艺去表现人物的复杂情感。安万凭借着超乎常人的真挚坚毅,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终于练就了一身扎实的本领。

方寸"舞台"

安万说是秦腔拯救了他,而他也要用一己之力让秦腔火起来。安万不仅一个人唱,还创办了剧团,靠着满口嗓和会的多,慢慢积聚了很多人气,花脸戏越唱越响。

安万的脸因先天血管瘤疾病,病情逐渐恶化,剧团衰落无法经营,即使负债累累,他也要给团里结算工资。做好人,唱好戏,这是安万唱戏的初心。

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安万开始通过视频直播推广秦腔,把戏唱足的同时,也总是想方设法推广秦腔文化。一系列真诚精彩的线上表演,渐渐积累了大量忠实粉丝,让更多人了解了秦腔,也爱上了秦腔。

古调"新弹"

安万并未真正与戏院演出作别,仍对秦腔艺术依旧怀有满腔热爱的他,选择再次办起了剧团。

很多面临困境,已经转行的秦腔艺人,被安万的赤子之心感染,纷纷投入剧团的创作热情中。

为了给戏迷最好的视听体验,安万借鉴演唱会的互动模式,给乐团换上了最好的音乐设施,既保留了传统韵味,又融合了现代元素,使得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从最初主要在白银、定西等地活动,到在全国各地进行巡演,他们的演出常常吸引数以千计的观众,甚至有人奔波几百公里,只为了到现场看他唱戏。

千里"相知"

2024年末西安,一曲《潼关》出现了万人同唱秦腔的壮观场景,台上台下畅快淋漓,唱火了三秦大地,也把秦腔演唱会唱出了西北。

从深居大山的戏班发展成一百多名演员的专业剧团,这是吴汉的《兴汉图》,也是安万的《兴秦腔图》。因为这是一个人的坚守,一群人的信念。

连续多天演出后,在零下十度的天气里,连夜转场至人烟稀少的山村,有人会来看演出吗?热烈朴实的安万剧团没多想,只是忙中有序地准备着。当看着三三两两的老人坐在台下,他们一步一步沿着山路,冒着风雪赶来,老人们会心地说:"我可把你盼来了 安万"。他们对秦腔的爱,可以跨越山海。

持续"有戏"

观众的挚爱深情,让主创主演心生太多欣喜感动,也是对他们莫大的认可鼓励。网友们说,感谢安万把秦腔带到了全世界,从头往进看,了解了国粹秦腔,也听懂了世间百态人生况味。

锣鼓一响,幕布一开,有人唱着落泪,有人沉浸其中。秦腔对于西北人来说,究竟是什么?是旷远的高原,是豪迈的北风,是世代流淌的情感绵延,是早已从远古时代起便生长在这片土地里的大秦之音,源远流长,声生不息。

【短评】

2024年,从甘肃、宁夏,再到陕西,安万剧团演出几乎场场爆满。十里八乡戏迷齐聚戏台,一起吼出原始质朴的秦地之声,安万的秦腔演唱会引发了巨大轰动,也为古老的秦腔艺术带来了新的热度。

安万天生"花脸",却在秦腔的世界里找到了方向,他以戏为生,以戏为荣,在困境中不变热爱,唱腔中饱含多年杂陈的感怀际遇,构成了最真实动容的表演元素,无不直抵人心,荡气回肠。

安万走红的背后,还有安万"做好人,演好戏"的心中大爱。成立剧团,直播讲戏,乡村义演,回馈戏迷。坚守传统,也创新求变,以心相交,则知音毕至,"安万热"就是最好的写照。

安万和他的剧团唤醒了西北人骨子里对秦腔的炽热火爆,也唱响了戏曲文化的时代音符。让我们期待更多文化因子的多彩交融,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续传承发扬,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