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子刊发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提前预警心血管病风险
JACC子刊发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提前预警心血管病风险
2024年6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波教授团队在JACC亚洲子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揭示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密切联系。这项研究不仅进一步证实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作为心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素的地位,还发现了其与亚临床心肌损伤的关联,以及对心血管死亡风险的显著影响。
什么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含硫氨基酸,正常情况下其浓度应维持在5-15μmol/L。当血液中Hcy水平超过15μmol/L时,即可诊断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根据升高水平,可分为轻度(15-30μmol/L)、中度(30-100μmol/L)和重度(>100μmol/L)。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为何会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隐形杀手”?研究发现,Hcy水平升高会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包括:
血管内皮损伤:Hcy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影响其正常功能,导致血管舒张受限,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炎症反应:Hcy能激活炎症通路,引发慢性炎症反应,进一步加剧血管损伤。
血栓形成:高Hcy水平会增加血液凝固性,促进血栓形成,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氧化应激:Hcy可诱导氧化应激,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影响多种器官功能。
哈尔滨医大二院的研究进一步揭示,即使在无心血管病史的成年人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也能预测心血管死亡风险。这一发现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管理和预防?
面对这一心血管健康的“隐形杀手”,我们并非束手无策。目前,临床上已有一套较为成熟的管理策略:
生活方式调整:均衡饮食,减少红肉和动物内脏等高蛋氨酸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叶酸的绿叶蔬菜、豆类等食物;适量运动,避免久坐;戒烟限酒,减少咖啡因摄入。
营养补充:补充维生素B6、B12和叶酸,有助于降低Hcy水平。特别是对于存在MTHFR基因突变等遗传因素的人群,精准补充尤为重要。
药物治疗:对于心血管风险较高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阿司匹林等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定期筛查:通过简单的血液检测即可监测Hcy水平,建议定期筛查,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虽然危险,但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和必要的医疗干预,完全可以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哈尔滨医大二院的研究再次提醒我们,关注这一指标对于维护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让我们从现在做起,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检查,远离心血管疾病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