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这8种常见病,无症状反而更危险
医生提醒:这8种常见病,无症状反而更危险
当身体出现不适症状时,大多数人都会立刻警觉起来,并积极寻求治疗,这是非常正确的做法。然而,有些疾病却像潜伏的“隐形杀手”,它们并不以明显的症状示人,也不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造成直接干扰,因此往往被忽视。下面这些疾病在无症状时反而更加危险!
1. 无症状心脏病
当冠状动脉狭窄超50%时,即确诊为冠心病。但心脏强大的代偿功能使部分患者无症状,易导致忽视。
清华长庚医院韩治伟医师提醒,无症状冠心病潜在危害大,半数患者首次发病即心梗,甚至猝死。
为预防和控制冠心病,应戒烟、限酒、坚持锻炼。吸烟是冠心病重要诱因,大量饮酒增加心脏负担,而锻炼能增强心脏功能,提高身体代谢水平,有助于预防冠心病。
2. 无症状高血压
很多人认为只要没有头痛、头晕等明显症状,高血压就不是大问题。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
中华医学会专家指出,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症状,高血压因此被称为“隐形杀手”。长期不治疗和控制高血压,会对全身多个器官造成严重损害,即使暂时无不适,也会引发心脏病、脑卒中、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每个高血压患者都应积极面对,按医嘱服药,并结合健康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有效控制血压,保护身体健康。
3. 无症状腔梗
腔梗是脑梗的一种,由脑动脉深支闭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微梗死。其危险因素多样,如血压波动、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血糖控制不佳及吸烟等。
腔梗初期多无症状,易被忽视,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眩晕、头痛、反应迟钝、四肢麻木,甚至认知功能下降,危及生命。
据《柳叶刀》杂志研究,近40%无症状腔梗患者5年内脑卒中复发,近10%死亡,与有症状者复发率及死亡率相近,需高度警惕。
4. 无症状脂肪肝
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徐治国主任指出,许多脂肪肝患者早中期无症状,甚至发展至脂肪性肝炎或早期肝硬化仍无临床表现,因肝脏缺乏痛觉神经,常被称为“哑巴器官”。
脂肪肝严重程度与症状轻重不一,需特别注意。初期,脂肪肝表现为单纯性脂肪肝,肝细胞被脂肪撑大变性;随着病情发展,肝细胞肿胀、炎细胞浸润,转氨酶升高,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若不及时治疗,肝细胞反复破坏修复,形成纤维和疤痕,逐渐发展为肝纤维化乃至肝硬化。
5. 无症状房颤
2023年全国调查显示,28.6%的房颤住院患者无症状,且其心血管死亡风险高于有症状者。
房颤影响心脏供血,多数患者会不适,但部分无症状,易被忽视,可能导致心衰、脑梗等严重后果。
隐匿性房颤因不易察觉,脑卒中、心衰风险更大。谢启应医生指出,无症状房颤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潜在疾病有关,治疗这些疾病是预防关键。同时,应避免饮酒、减压、防过劳,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和合理饮食,有助于控制房颤。
6. 无症状的高血脂
许多人存在一个误解,认为血脂异常因为没有明显的不适感,就不必过于关注。然而,这种观念其实是非常危险的!
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专科的张敏州主任医师强调,血脂异常其实是一个悄然无声的“健康隐患”,如果长期忽视不加以控制,它可能会逐渐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以及中风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因此,我们千万不能仅凭感觉来判断自己的血脂状况。即使目前身体状况看似良好,也应该定期进行血脂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决不能让血脂异常有可乘之机。特别是对于那些有高血脂家族史、体型肥胖、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压等高风险因素的人群来说,更应该定期体检纳。
7. 无症状的低血糖
山东省济南医院王建华主任医师指出,部分病人血糖降至极低(<3.9mmol/L)时无明显症状,称“无症状性低血糖”。
此状态难以被患者及家人发现,尤其老年人易误为普通睡眠,错过抢救时机。无症状性低血糖更凶险,长时间持续会对大脑造成严重损伤,极端情况可能致植物人状态或危及生命。
因此,需高度重视并防范无症状性低血糖的风险。
8. 无症状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症状猛烈时,患者会迅速就医。但无症状性胆囊结石常被忽视,其潜在危险不容小觑。
上海市东方医院胡海主任医师指出,无症状性胆囊结石医学称“静止性胆囊结石”。这些结石虽未引发疼痛等不适,却可能悄无声息地恶化,甚至发展为致命的胆囊癌。
因此,无症状性胆囊结石患者也应积极面对,定期B超检查,通常每半年一次,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