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孩子如何玩转信息技术?
AI时代,孩子如何玩转信息技术?
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孩子们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和互联网使用技能,还要培养跨学科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将从计算思维培养、跨学科学习、实践活动等方面,为家长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AI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技术能力?
在AI时代,单纯掌握编程技能已经不够了。更重要的是培养计算思维,即运用计算机科学的核心概念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思维模式不仅限于技术领域,还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如何培养计算思维?
北京教育学院人工智能和创客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于晓雅老师认为,计算思维是一个问题解决过程,包括形式化阐述问题、逻辑组织与数据分析、通过模型与模拟等抽象方式进行数据表达、通过算法思维进行自动化求解、确认分析及实施可行解决方案等特征。
具体来说,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孩子的计算思维:
项目式学习:让孩子参与一些小型项目,如制作一个简单的游戏或设计一个小程序。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思考如何将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如何设计算法,如何调试代码等。
问题式学习: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通过逻辑推理和数据分析来寻找答案。比如,可以让孩子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哪种材质的纸飞机飞得最远”。
多维度评价:除了传统的纸笔测试,还可以通过技术增强评价、作品集评价、调查访谈等方式来评估孩子的学习成果。
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
复旦实验中学的案例为我们展示了跨学科学习的魅力。该校七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来探究生活中的问题,如“桔子放久了一半变绿了,能切了再吃吗?”“切片面包分别被筷子、干净的手、脏的手和手机触摸过,哪一片最容易变质?”等。
这种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学科的界限,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知识,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正如复旦实验中学党总支书记刘海蓓所说:“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课程形态与教学策略的结合体,为未来而教,为未来而学。”
实践活动和项目制学习的建议
参加编程竞赛:如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国际青少年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WRO)等。
参与开源项目:鼓励孩子在GitHub等平台上参与开源项目,与其他开发者协作完成任务。
设计家庭科技项目:比如制作一个智能家居系统,或者开发一个家庭理财小程序。
参观科技展览:带孩子去科技馆、机器人展览等场所,激发他们的兴趣。
在线课程和资源:利用网易云课堂、Coursera等平台上的免费课程,让孩子在家就能学习最新的技术知识。
结语
在AI时代,信息技术能力已经成为孩子必备的技能之一。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培养他们运用这些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计算思维的培养、跨学科学习和实践活动,孩子们不仅能掌握信息技术,更能学会如何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持续学习和创新。
记住,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程序员,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并用技术为生活带来便利。所以,让我们一起带着好奇心,和孩子们开启这段精彩的探索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