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遗传预测到创新疗法:ALD防治迎来新进展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49:4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遗传预测到创新疗法:ALD防治迎来新进展

在第十届“丝路肝病”学术会议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杨松教授系统介绍了酒精性肝病(ALD)的最新研究进展,为AL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重要指导。

ALD流行病学与发病机制

我国目前约有6200万ALD患者,其中大部分处于酒精性脂肪肝阶段。ALD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影响胆汁酸代谢,进而引发肝脏炎症和损伤。

遗传易感性与风险预测

杨松教授团队的研究揭示了遗传因素在ALD发病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特定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酒精性肝硬化风险显著相关。高遗传风险评分使肝硬化的相对风险增加3倍以上,而合并糖尿病则进一步将风险提高10倍以上。

诊断与预后评估

研究团队开发了新的诊断和预后评估工具。例如,MELD-Na评分在预测中国男性ALD患者预后方面优于MELD 3.0评分。此外,研究还发现,经常饮酒且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人群肝损伤风险是偶尔饮酒且无代谢综合征人群的1.82倍。

治疗方案新进展

在治疗方面,杨松教授团队提出了多种创新方案:

  • 激素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于重症酒精性肝炎(SAH)患者,这种联合治疗方案能改善短期预后。
  • GLP-1受体激动剂:研究显示,这类药物能降低伴有2型糖尿病的ALD患者肝失代偿和肝细胞癌的风险。
  • 肠菌移植(FMT):对于不适合激素治疗的SAH患者,FMT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疗效,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

综合管理与未来展望

杨松教授强调,ALD的管理需要从全身心的角度出发,不仅要关注肝脏病变,还要重视酒精对其他器官系统的影响,同时关注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未来,随着对ALD发病机制的深入理解,以及更多创新治疗方法的出现,ALD的防治效果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