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专家共识发布:术后谵妄的诊断标准与防治方案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46:1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专家共识发布:术后谵妄的诊断标准与防治方案

术后谵妄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尤其在老年人群中更为普遍。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发布的《成人术后谵妄防治的专家共识》提供了权威的指导和建议。本文将围绕这份专家共识,从术后谵妄的危害、诊断标准、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01

术后谵妄的危害与流行病学特征

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是指患者在经历外科手术后1周内出现的谵妄,主要发生在术后24h~72h以内。其危害不容忽视:

  • 增加并发症和死亡风险:术后谵妄患者往往伴随其他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 延长住院时间:需要更长时间的医疗监护和护理。
  • 增加医疗费用:额外的治疗和护理带来经济负担。
  • 影响远期认知功能:长期随访显示,谵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增加,生活质量降低。

从流行病学数据来看,术后谵妄呈现以下特点:

  • 高发人群:老年患者,特别是手术前已有神经、精神合并症的患者。
  • 手术类型:大手术后发生率较高,神经外科术后约21.4%,大动脉手术后约29%,腹部大手术和心脏手术后分别高达50%和51%。
  • 手术性质:有创手术术后谵妄发生率高于介入手术,急诊手术高于择期手术。
02

术后谵妄的诊断标准与临床表现

术后谵妄的诊断主要依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的标准,但临床常用且适合非精神专业人员使用的诊断工具是意识模糊评估法(CAM)和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

术后谵妄可分为三种类型:

  • 高活动型:约占25%,表现为烦躁不安、易激惹、幻觉和胡言乱语。
  • 低活动型:约占50%,表现为嗜睡、沉默不语、安静不动,常被忽视。
  • 混合型:兼具高活动型和低活动型的部分特征。
03

预防措施

术后谵妄的预防需要从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阶段进行综合管理。

术前预防

  1. 全面评估:通过老年综合评估(CGA)系统评估患者的功能、心理和社会问题。
  2. 认知训练:通过读书、看报等活动提高患者的认知储备。
  3. 药物管理:避免使用抗胆碱能药、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等易诱发谵妄的药物。

术中管理

  1. 麻醉管理:避免麻醉过深,连续监测潮气末麻醉剂浓度(ETAC)和采用神经监测技术(如EEG)。
  2. 血压与脑氧合监测:维持血压在基线±20%范围内,采用近红外光谱监测脑血氧饱和度(rSO2)。
  3. 选择合适的麻醉技术:椎管内麻醉或区域麻醉可能有助于降低谵妄发生率。

术后护理

  1. 疼痛管理:采用多模式镇痛技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
  2. 促进睡眠:营造安静的病房环境,提供时钟、日历等帮助患者保持时间认知。
  3. 早期活动:鼓励患者尽早离床活动,进行理疗或康复训练。
  4. 个性化干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
04

治疗方案

对于已经发生的术后谵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干预。

药物治疗

  • 氟哌啶醇:常用于治疗谵妄的精神症状。
  • 奥氮平:对谵妄的躁动和幻觉有效。
  • 利培酮:用于控制谵妄的兴奋症状。
  • 右美托咪定:具有镇静和抗焦虑作用。

非药物干预

  • 环境优化:减少环境干扰,保持病房安静整洁。
  • 认知刺激:通过交谈、听音乐等方式促进大脑活动。
  • 心理支持:提供情感关怀,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
05

总结与展望

术后谵妄是临床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其危害不容忽视。通过专家共识的指导,医务人员可以更好地识别和应对这一挑战。未来,随着对术后谵妄机制的深入研究,有望开发出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案,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